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例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3例骨折块无移位,行长腿管形石膏固定膝关节届曲30度位。手术治疗27例,骨折块均有移位,其中5例行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22例行切开复位粗丝线缝合固定治疗,粗丝线缝合固定其方法有独特性。术后随访复查,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3.
钟英斌  李海明 《中国骨伤》2001,14(10):629-629
作者于 1994年 3月~ 1999年 12月 ,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60例 ,经复查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 ,除 3例为成年人外 ,均为 4~ 14岁的少年儿童 ,其中 10岁 2 9例 ;肱骨髁上骨折以伸直型最为多见 ,屈曲型少见 ,粉碎型多见于成年人。 60例中 ,伸直型 5 4例 ,粉碎型 4例 ,屈曲型 2例。低位肱骨髁上骨折 ,也称肱骨下端骨骺分离 ,占 6例 ,统计于伸直型内。2 治疗方法2 1 麻醉及体位 作者选用腋路臂丛麻醉或局部血肿内浸润麻醉。患者平卧位 ,身体放松 ,患肢放于床边 ,被动外展约70° ,选两位助手分…  相似文献   
4.
随中国医疗队在喀麦隆共和国工作期间 ,对黑色人种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者有所了解 ,突出间隙高 ,多阶段突出较黄色人种多。 1 997~ 1 999年治疗黑人腰椎间盘突出症 30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均行腰椎管脊髓造影 ,结合临床表现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男性 1 0例 ,女性 2 0例。年龄为 2 0~ 60岁 ,平均 40 .5岁。突出部位 :L3~ 4 8例 ,L4~ 51 0例 ,L3~ 4 、L4~ 56例 ,L5~S11例 ;L2~ 3、L3~ 4 、L4~ 52例 ,L3~ 4 、L4~ 5、L5~ S12例 ,L2~ 3、L3~ 4 、L4~ 5、L5~ S11例。手术治疗 2 0例 ,男7例…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疗队驻疟疾高发区喀麦隆国姆巴尔马尤和吉德两省医院,自1996年7月~1998年2月,行手术治疗患者314例,其术后疟疾病的再燃发作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质疏松症的探讨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钟英斌静乐县人民医院李秀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且病程长,痛苦重,又不被人重视。尤其是脊柱骨质疏松症,长期腰背痛,有时非常剧烈,影响睡眠、饮食及一切日常活动,而这种患者多...  相似文献   
8.
9.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斌  赵轶波  马迅  钟英斌  王浩  陈祺 《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0):1147-1151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与传统手术方法的比较。方法 2006年 10月至 2008年 10月, 52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被纳入研究。±据 Denis骨折分型, 压缩型骨折 17例, 爆裂型骨折 35例, 其中男 37例, 女 15例;年龄 18耀59岁, 平均 46.5岁。 T4骨折 1例, T7骨折 2例, T8骨折 1例, T10骨折 3例, T11骨折 5例, T12骨折 14例, L1骨折 16例, L2骨折 9例, L3骨折 1例。影像学检查示: 椎管内占位约1/3, 突入椎管骨块均匀完整, 无碎裂及翻转。患者±次纳入研究, 分为两组, 其中 20例患者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 其他 32例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节段、受伤至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肌间隙入路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至 2009年 10月,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平均时间 21.5个月(12耀36个月), 所有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均无丢失, 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完整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 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动静脉转流静脉皮瓣初步应用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创伤科胡世保,钟英斌(30001)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外科梁炳生,裴连奎清徐县人民医院郭荣亮我们在动静脉转流断指再植成功的基础上[1],应用动静脉转流静脉皮瓣移植1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2例,女1例。年龄21~46岁。急症修复3例,其余为择期手术。1.修复部位:手掌2例,手掌和虎口1例,手背和虎口1例,手背1例,前臂远端3例,足背2例,前足残端3例。2.皮瓣形式:顺静脉瓣膜型11例,逆静脉瓣膜型2例。3.皮瓣面积:最大20×11cm,最小8×4.5cm。4.血循观察:皮瓣移植后早期均有明显肿胀、水泡、皮色暗红,毛细血管返流时间增快,皮温较健则低1~2℃,术后5~7天逐渐好转,3~4周逐渐恢复正常。5.皮瓣成活情况:全部成活10例。部分皮肤坏死,皮下组织成活,经换药植皮创面愈合3例。6。病人随访:随访时间最长3年,最短1个月。其中随访8个月以上的6例患者,多普勒检测皮瓣浅静脉干闭塞,皮瓣颜色质地正常,未见发生其它并发症。二、手术方法:1.皮瓣设计:用龙胆紫标记出四肢浅静脉干的行径。本组7例选用小隐静脉,4例选用大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