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应用广泛,但较少有研究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生产中的稳定性。本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稳定性研究及制剂复苏稳定性研究,为生产过程提供依据,为制剂复苏使用方法提供参考。采用3批次细胞制剂,取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分别静置在低温(2~8℃)及室温(20~26℃)条件下储存,细胞原液储存时间间隔为0、2、4、6 h,半成品储存时间间隔为0、1、2、3 h,考察项目包括外观检查、活细胞浓度、细胞活率、细胞表面标记、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及无菌检查。此外,取细胞制剂复苏后分别进行稀释和培养稳定性探索,复苏稀释液分别为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人血白蛋白、0.9%氯化钠注射液+2%人血白蛋白,稀释倍数包括10倍及40倍,稀释后静置时间间隔为0、1、2、3、4 h。复苏培养液分别为DMEM培养基、DMEM+2%血小板裂解物、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人血白蛋白,培养时间为24 h。考察项目为活细胞浓度及细胞活率。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原液在低温(2~8℃)及室温(20~26℃)条件下静置6 h内均维持稳定,细胞半成品在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验证基于吖啶橙(AO)/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原理的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数量及活率的可行性,并对 CIK 细胞培养全过程及冻存复苏后至使用前过程进行检测,建立相应的数量及活率标准。方法 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分离、培养 CIK 细胞,取培养过程中的细胞使用 AO/PI 荧光染色法、应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数量及活率,对结果的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数量线性及范围、活率线性及范围进行验证。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外周血分离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过程中、冻存前及复苏后的 CIK 细胞数量及活率进行全过程检测。结果 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数量线性及范围、活率线性及范围验证均符合预期要求。CIK 细胞培养全过程活率均不低于 80%,样本平均倍增时间为(42.26±1.17)h。冻存前的 CIK 细胞在加入含 5% DMSO 的冷冻保护剂后 90 min 内活率稳定,复苏后未经稀释或洗涤处理 120 min 内活率稳定,复苏后经洗涤去除 DMSO 处理后 12 h 内活率稳定。结论 基于AO/PI荧光染色原理的自动细胞分析仪可以用于检测 CIK 细胞的数量及活率,其结果可以用于细胞放行评价及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