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钦  金来明  王芝均 《广西医学》2009,31(2):174-175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刺激仪对神经定位的效果,以防止乳腺癌手术对运动神经的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乳腺癌预计手术中难以辨认神经血管走行的女性患者20例。应用Stimuplex HNS 12/BRAUN周围神经刺激仪,改良为双极刺激电极在术前、术后均对胸背神经支配的背阔肌、胸长神经支配的前锯肌以及胸前神经支配的胸肌进行肌电检测,以确定手术中神经损伤情况。结果18例患者手术前胸大肌动作电位为(1.59±0.4)mv,手术后为(1.58±0.3)mv,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神经传导速度为(40.57±2.33)m/s,手术后为(40.43±2.18)m/s,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2例出现轻度神经损伤。结论改良神经刺激仪能准确定位神经,避免了神经的直接损伤,基本上达到了肌电图仪的神经探测功能。  相似文献   
2.
医源性脾损伤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及有关的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脾损伤和有关文献报道的病例。结果 脾损伤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管癌、肝肿瘤手术等有关;心肺复苏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也可致脾损伤;自发性脾破裂可发生在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结论 根据损伤原因及损伤分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可提高保脾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Univent导管在开胸手术中使用的经验。方法 对30例食管癌或肺叶肿瘤患者开胸手术使用Univent导管.将阻塞管套囊放置在术侧主支气管.向阻塞管套囊内注入3~5ml空气阻断术侧肺通气,行单肺通气麻醉。结果 30例患者中24例阻塞套囊1次放置成功.阻塞管顺利进入术侧主支气管,5例患者经再次插管进入术侧主支气管,1例患者反复定位困难而改单腔管。所有患者在单肺通气后能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氧合。6例患者术中发生阻塞套囊位置变动.2例患者在使用中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经处理后未引起不良后果。结论Univent导管用于开胸手术有利于手术野显露和医师操作及易于插入的独特优点,但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疑难小肠出血部位的术中定位方法。方法对16例术前检查、术中探查不能确定出血部位的小肠出血患者,行分段肠道灌洗后内镜检查。结果13例发现出血部位,3例未能确定。结论术中灌洗内镜检查有助于术中出血部位的准确定位,操作简便,直观有效。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31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止血率96.8%,住院死亡率16.1%;31例患者中位生存9个月,其中5例肝动脉结扎加修补术、7例单纯填塞加修补术、3例半肝切除、15例不规则肝切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是6、4、7、15个月.结论 原发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手术止血效果确切,行不规则肝切除患者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测异氟醚、恩氟醚对罗库溴铵的残余肌构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58例ASA Ⅰ-Ⅱ级成年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丙泊酚组(Ⅰ组,21例);异氟醚组(Ⅱ组,20例);恩氟醚组(Ⅲ组,17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罗库溴铵均以600mg/(kg·h)的速度静脉泵入.Ⅰ组丙泊酚泵入速度为4~10 mg/(kg·h),Ⅱ组、Ⅲ组分别吸入呼气末浓度为1 MAC的异氟醚或恩氟醚,使用Biometer加速度仪观测T1恢复至25%、75%及TOF比值(T4/T1)恢复至0.7的时间.结果 3组间病人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芬太尼总量、麻醉持续时间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述恢复时间,Ⅱ组、Ⅲ组与I组比较均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Ⅲ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恢复指数(T1从25%~75%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氟醚、恩氟醚均可延长罗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监测4个成串刺激(TOF)等,减少术后残余肌松作用所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本院1984年至1998年共收治嵌顿性股疝186例,其中术前误诊28例(占15%),现就其误诊原因及临床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28例中,女25例,男3例;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82岁,中位年龄57岁;疝发生于右侧者25例,左侧者3例。1·2 从发病时间到就诊时间 24h内就诊者3例,24~48h就诊者11例,48h以上就诊者14例。1·3 症状体征 腹股沟区剧烈疼痛者18例;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者12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者7例;腹泻者5例;腹股沟韧带上方扪及包块者2例。1·4 误诊疾病 误诊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10例,急性腹膜炎8例,急性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骼内动脉结扎插管区域化疗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效果。方法 将从化市中心该院外一科87例直肠癌患者术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7例,予骼内动脉结扎插管区域化疗;对照组40例,术后行全身静脉化疗,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6.38%(3/47),对照组局部复发率是30.00%(12/4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骼内动脉结扎插管区域化疗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优于全身静脉化疗,是防止术后局部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加胃网膜神经束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1991年2月至2002年2月117例PCV加胃网膜神经束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117例中86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3.5%,随访期为1~10年,平均6年。溃疡复发率为2.3%,狭窄率为3.5%,出血率为0。VisickⅠ级为84.9%,11级为9.3%,Ⅲ级为3.5%.Ⅳ级为2.3%,Ⅰ、Ⅱ级共占94.2%。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施行穿孔修补术同时加做PCV加胃网膜神经束切断术,其远期效果满意,明显优于穿孔单纯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
腹膜后脏器损伤8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膜后脏器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近15年收治的85例腹膜后脏器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73例,死亡12例,剖腹探查72例,78例术前腹腔穿刺阳性。结论 腹膜后脏器损伤及早剖腹探查是必要的,对确诊和抢救患者生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