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间的关系,并判断病情预后。方法采用分组比较的办法,实验组:45例发病后6h内入院的AMI病人,入院后并动态监测CRP。并以CRP增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分为A、B两组。对照组:选择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健康体检人员49例监测CRP。结果AMI患者中,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AMI病程中,随病程延长,CRP呈现峰值关系;A组病死率33.3%,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绞痛及心衰发生率也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CRP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且CRP水平对AMI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气和酸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1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表明:(1)25.2%(23/91)患者PaO2〈8.00kPa(1kPa=7.5mmHg);40.6%(37/91)患者PaO2〈9.33kPa,其中11例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PaO2〉9.33kPa者(P〈0.05)。PaO2〈8.00kPa的11例患者中9例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PaO28.00~9.33kPa者(P〈0.01)。(2)91例患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尤其高胆固醇血症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在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通过改善膳食脂肪结构,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人,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以预防高脂血症形成,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正越来越引起重视。薄壳香茶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整血脂作用。本文就10例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薄壳香茶油一月后血脂水平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报告12例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安置永久起搏导管病人静脉造影的结果,75%(9/12)的病人发生了锁骨下静脉血栓,6例患者系部分阻塞,3例为完全阻塞。作者认为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在于更换起搏导管时避免插入困难和血栓脱落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张静梅  金妙珍 《心脏杂志》2010,22(4):603-606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4期)、PubMed、EMBAS(荷兰医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并用RevMan 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窦性心律疗效的研究中,共纳入4项研究,累计胺碘酮治疗组221例,普罗帕酮治疗组204例。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窦性心律疗效的合并OR值为0.65,95%可信区间为0.43-0.97,P0.05。②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性的研究中,共纳入3项研究,累计胺碘酮治疗组168例,普罗帕酮治疗组158例。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性的合并OR值为3.79,95%可信区间为1.83-7.88,P0.05。结论:在维持窦性心律疗效方面,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但用药安全性不如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87~1990年间3年来曾先后收治房室传导阻滞(A-VB)伴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7例,均以右心室内膜起搏抢救,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51~78岁,平均73岁。7例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心肌炎,心肌病各1例,冠心病5例。临床上均呈阿斯氏综合征发作,心率36~56(平均43.7)次/分,律均不齐,ECG 均示高度或Ⅲ°A-VB,均伴TDP、Q-T_c0.48~0.68(平均0.59)秒,血清钾均在正常范围,CPK、LDH、  相似文献   
8.
根据Chatterjee指出下壁心肌梗塞(IMI)或下后壁心肌梗塞(IPMI)合并右室梗塞(RVI),除了STv3R~V6R抬高≥1mm外,STvl、v2下降≤STⅠ、Ⅱ、avF抬高,QⅢ>Q。vF有参考价值。结合我院病例探讨如下。资料和方法1988~1992年在我院住院,按WHO标准确诊的急性IMI或IPMI患者共8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本院近年来14例Q-T间期延长所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病因和治疗。并初步探讨了尖端扛转型室速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可以合并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发病最初48h内的快速心律失常和室颤,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塞并进展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较难控制,死亡率高。本院近两年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28例,心律失常发病率较高,其中以窦速、窦缓、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为多见。现将最近治疗的较复杂的进展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典型心电图变化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1 男,62岁。以“胸闷、胸痛、气促4d”为主诉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36.5℃,P120次/min,R3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