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家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措施的出台,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医院门诊药房“权威性、垄断性”的地位受到冲击。由于医院在管理、设备、人员等方面开销很大,经营机制也不如药店灵活,使一些处方外流到药店,许多医院已感到压力。因此,门诊药房必须及时调整经营思想和战略,以新面貌、新姿态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赛庚啶霜,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建立盐酸赛庚啶霜的处方和配制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含量,并对62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本品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靠。结论本品含量稳定,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在我院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使用左氧氟沙星门诊处方224张、住院病历120份,对左氧氟沙星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应用广泛,治疗用药占85.17%,预防用药占14.83%,分别存在预防用药不规范、用量偏大、联用比例偏高、用药时间长等现象。结论:我院左氧氟沙星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正>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内容的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是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参与查房和会诊等[1]。现将笔者在胸外、骨科进行药学服务实践的实践和体会报告如下。1在胸外、骨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1.1跟随医师查房,协助医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我们每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使用左氧氟沙星住院病历120份,对左氧氟沙星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应用广泛,治疗用药占70.83%,预防用药占29.17%,分别存在预防用药不规范、用量偏大、联用比例偏高、用药时间长等现象。结论我院左氧氟沙星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所致咳嗽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小儿支气管炎所致咳嗽患儿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儿肺咳颗粒及氨溴特罗口服液,7d为1个疗程,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止咳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43/46),显著高于对照组79.1%(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咳时间为(4.32±2.79)d,显著低于对照组(6.03±3.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对小儿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用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生素后效应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到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笔者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理论的机制、研究方法、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后效应及联合用药对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药师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患沟通是指药师与患者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包括信息的传输与反馈两方面的循环过程。良好的药患沟通,保证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药患沟通,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通过认真的聆听,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病情,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因此,临床药师掌握  相似文献   
9.
郭铁建  戴为东  张卓 《中国药房》2005,16(11):830-831
目的:解决临床用药配伍问题。方法:运用VisualBasic和Access设计、开发医院药物配伍程序。结果:程序实时进行处方药物的配伍分析,直接显示分析结果,可供临床参考。结论:医院药物配伍程序有助于临床安全用药,符合现代药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医院产科医药联合门诊对妊娠期高血糖患者开展药物治疗管理(MTM)的服务模式与流程,总结实践效果,分析存在问题,为探索应用MTM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6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体育新城院区产科医药联合门诊妊娠期高血糖患者信息,分析评估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制定治疗计划,进行干预和随访。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治疗相关问题、血糖改善、用药依从性和糖尿病知识掌握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实施MTM服务6个月,服务患者58例,人均服药(3.26±1.25)种,发现并解决药物治疗相关问题101个,人均随访(3.03±1.67)次。患者空腹血糖达到(4.83±0.36)mmol/L,餐后2h血糖达到(6.30±0.39)mmol/L,对比干预前均得到控制。空腹血糖达标率由干预前44.83%上升到91.38%,餐后2h血糖达标率由干预前29.31%上升到87.93%,血糖总体达标率达到86.21%。依从性问卷评分从干预前(5.64±1.63)分上升到(7.15±0.92)分,妊娠期高血糖知识评分从干预前(9.33±3.40)分上升到(13.55±3.26)分。结论:产科联合门诊妊娠期高血糖患者MTM模式有利于患者的血糖管理,对提升治疗效果、解决患者用药问题、提升用药依从性、充分发挥药师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但仍存在表格手工填写、团队缺少多学科协作、患者对药师认知程度低等问题,还有待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