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预处理在长效长方案降调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长效达菲林长方案治疗的IVF-ET患者共2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预处理组(118例)和非预处理组(136例),预处理组促排卵前给予HMG 75U肌肉注射预处理4d。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各项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处理组Gn天数、Gn使用总量显著低于非预处理组(P<0.05);预处理组HCG日孕酮(P)值、HCG日E2值略低于非预处理组,获卵数略少于非预处理组,MⅡ卵数、MⅡ卵率、可用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略高于非预处理组,中度及以上OHSS发生率略低于非预处理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处理组预处理后FSH水平显著高于预处理前及非预处理组,卵泡直径显著大于预处理前及非预处理组(P均<0.05)。结论长效长方案降调节后促排卵前应用HMG预处理可以减少Gn用量、Gn天数,且妊娠率有增高的趋势、OHSS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提示短时间的HMG预处理可能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行IVF-ET助孕时鲜胚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EMs不孕行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52个周期),根据移植周期不同分为:鲜胚移植组(新鲜胚胎移植周期242个)和FET组(全胚冷冻后FET周期310个)。又根据EMs分期分为Ⅰ~Ⅱ期亚组(鲜胚移植组中190个,FET组中222个)和Ⅲ~Ⅳ期亚组(鲜胚移植组中52个,FET组中88个)。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胚胎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鲜胚移植组和FET组患者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鲜胚移植组的内膜厚度显著高于FET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FET组(P均<0.05)。鲜胚移植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FET组(P<0.05),鲜胚移植组中EMs分期Ⅰ~Ⅱ期患者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FET组Ⅰ~Ⅱ期患者(P<0.05);FET组中EMs分期Ⅰ~Ⅱ期患者行降调节人工周期内膜准备方案比例显著低于Ⅲ~...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和分析控制性促排卵中不同促性腺激素(Gn)使用4 d后血中FSH值的不同,及其对IVF/ICSI-ET助孕指标及结局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批次国产r-FSH在控制性卵巢刺激过程中的临床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中心应用长方案行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应用Gn药物的不同分为3组:进口r-FSH组(n=330)、国产r-FSH组(n=95)、国产u-FSH组(n=63)。对比分析3组启动促排卵日FSH值、Gn使用4 d后血清FSH上升情况,以及其他实验室及临床结局指标。同时就不同批次的国产r-FSH的相关应用结局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药物组患者间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FSH(bFSH)值、AMH值、助孕次数、启动日FSH水平、Gn天数、平均获卵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受性评分、MⅡ卵率、可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OHSS发生率、早期流产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药物组Gn应用4 d后血FSH上升水平,以国产u-FSH组上升最高,国产r-FSH组上升最低,u-FSH组与r-FSH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r-FSH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Gn总量以国产u-FSH组用量最大,进口r-FSH组用量最低,国产u-FSH组与进口r-FSH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种r-FSH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国产r-FSH组3个不同批次间患者年龄、不孕年限、血AMH值、BMI、助孕次数、MⅡ卵率、可用胚胎数、移植胚胎个数、临床妊娠率、OHSS发生率、早期流产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不同FSH制剂有不同的吸收及入血浓度,但均可达到良好的助孕结局;国产r-FSH批间药效稳定,临床助孕过程及助孕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技术进行体外受精( IVF)时,不同时间去除卵丘细胞对短时受精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助孕的原发不孕且取卵后本周期移植的患者226例,随机分为A组119例和 B组107例,A组移植精卵结合4~6 h后去除卵丘细胞发育来的胚胎,B组移植精卵结合4~6 h后保留卵丘细胞发育来的胚胎。比较两组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结果 A、B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36.51%和52.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妊娠率分别为52.94%和66.3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短时受精过程中,在保证患者受精的情况下,将剩余的卵母细胞保留卵丘细胞可以提高胚胎的种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夫妇染色体多态性与辅助生殖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1318对不孕不育夫妇的临床资料,将其中一方染色体多态的夫妇作为研究组,双方染色体均正常的夫妇作为对照组,同时按照夫妇中一方染色体多态的性别进行进一步分组,分析染色体多态性及不同性别染色体多态对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染色体多态组患者既往流产史的比例高于染色体核型正常组(24.64%vs.15.65%,P=0.007);男方染色体多态的夫妇高评分囊胚形成率低于女方染色体多态组(18.11%vs.29.03%,P=0.016)及对照组(18.11%vs.23.81%,P=0.017)。结论:染色体多态性患者有更高的流产病史,男方染色体多态性的夫妇的胚胎发育潜力较低,但其IVF/ICSI-ET结局与正常人群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仁素和ki-67在口腔正常黏膜(Normal oral mucosa,NOM)、口腔黏膜白斑(Leukoplakia,LK)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表达的变化,研究核仁素在口腔癌发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10例NOM、34例LK伴异常增生上皮和47例OSCC组织中核仁素及Ki-67的表达。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光镜下核仁素和Ki-67的阳性部位为细胞核,但核仁素在OSCC的部分细胞的胞浆和/或胞膜亦有阳性表达。核仁素和Ki-67在NOM,LK,OSCC的表达强度依次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核仁素和Ki-67随着LK和OSCC的病理分级升高表达强度逐渐升高;核仁素和Ki-67在OSCC的分化(高分化比中低分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核仁素在NOM和OSCC,NOM和LK,OSCC浸润肌层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Ki-67在NOM和OSCC,LK与OSCC差异有显著性(P〈0.05)。核仁素和Ki-67在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民族,吸烟,饮酒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经Spearman相关分析,核仁素和Ki-67在NOM,LK和OSCC病理分级表达的阳性率中分布呈正相关(r=0.90,P〈0.05)。结论:核仁素可能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且与其亚细胞定位的变化有一定关系,在OSCC发生浸润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与Ki-67一样可以作为细胞增殖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胰岛素抵抗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PCOS患者181例为实验组(A组),将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分为A1组,不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分为A2组;月经周期规则且无胰岛素抵抗的输卵管性不孕(均为双侧输卵管梗阻)患者138例作为对照组(B组)。三组患者均采用经典长方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比较各组间年龄、体重指数、AMH、性激素水平、Gn天数、Gn用量、HCG日内膜厚度、HCG日E2值、HCG日P值、获卵数、优质胚胎数、ET数、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与PCOS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基本情况、Gn天数、HCG日内膜厚度、HCG日E2、HCG日P值优质胚胎个数、HCG日内膜厚度、ET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妊娠率、着床率呈递减趋势,流产率呈增高趋势;A1组与A2组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B组比较妊娠率,着床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增高趋势。结论PCOS人群IVF-ET的临床结局偏差,合并胰岛素抵抗成为降低辅助生殖助孕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在高龄卵巢低反应(POR)不孕女性IVF/ICSI-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于我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标准共收集符合条件的351个周期,并根据控制性促排卵(COH)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降调组73个周期,非降调组27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获卵数、受精率、可用胚胎数、鲜胚移植率、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妊娠率等。结果降调组与非降调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FSH及基础窦卵泡数(AFC)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鲜胚移植周期中,降调组的Gn天数、Gn总量、HCG日内膜厚度、HCG日E2水平、获卵数、MⅡ卵数、受精率、胚胎数、可用胚胎数、鲜胚移植周期率显著高于非降调组(P0.05);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ET周期中,两组的转化日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调组获得妊娠的最短时间显著短于非降调组(P0.05);其他指标如鲜胚移植总费用、FET总费用、新鲜周期一例临床妊娠费用、解冻周期一例临床妊娠费用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35~40岁高龄的POR患者,小剂量的降调节方案可能较其他方案有更大的优势。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需要后续更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加以探讨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孕激素下促排卵方案(PPOS方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O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DOR于我院接受“养精蕴育”中医治疗并行IVF/ICSI-ET助孕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9例患者采用了PPOS方案和降调节方案两次促排卵,故将此9例患者单独列出行前后资料比较。其余127例患者(127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PPOS组(86个周期),降调节组(41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并比较两组中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周期资料。结果PPOS组和降调节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POS组的获卵数[(5.84±1.66)vs.(4.44±2.11)]显著高于降调节组,MⅡ卵率(63.87%vs.83.89%)、卵裂率(77.39%vs.86.13%)、平均移植胚胎数[(1.70±0.41)vs.(1.90±0.28)]均显著低于降调节组(P<0.05)。两组的Gn天数、Gn用量、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无胚可移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FET周期参数比较,达菲林用药量(支)、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9例患者前后两次促排卵的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无胚可移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DOR的患者,采用PPOS方案促排卵可获得与降调节方案相似的妊娠结局,PPOS方案可作为这类患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