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丛集性头痛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集性头痛的近期研究250031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郭述苏匡培根关键词丛集性头痛;治疗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47.2丛集性头痛(clusterheadache,CH)是最严重的头痛类型之一,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有争论。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修定诊...  相似文献   
2.
对51例急件脑梗塞、12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和51例健康人的红细胞膜ATP酶活性、脂质含量以及红细胞变形能力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发现急性脑粳塞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Na-KATP酶及Ca-MgATP酶活性降低,膜胆固醇(CHO)含量增高,脸固醇与磷脂比值(CHO/PL)升高;ATP酶活性与红细胞滤过指数(IF)、胆固醇、胆固醇与磷脂比值呈明显负相关,而与膜磷胎(NL)含量呈正相关。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酶活性、胆固醇与磷脂比值和红细胞变形性与对照组相差显著。提示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着能量代谢障碍,脂质成份改变,且在卒中发生前就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治疗脑动脉硬化时预防率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高压氧对脑梗塞患者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黄明,王有存,崔勤莉,吴建军,潘莉,于晓华,俞吉芳,尚明谦,于金萍,郭述苏用(133)Xe吸入法测定脑梗塞患者在高压氧(HBO)治疗前后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国内尚少报道。我们对10例脑梗塞实施HBO治疗的动...  相似文献   
5.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免疫状态初步观察陈春富王丹影许荣家郭述苏王和德有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有一定关系。本文对照观察了患者血清及脑脊液配对标本部分免疫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疾病组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年...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检测了脑出血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溶酶体膜糖蛋白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同时观察了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结果:血小板三种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急性期显著增高(P<0.01),恢复期虽较急性期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血小板粘附率和最大聚集率的变化规律与膜糖蛋白相似。提示脑出血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也增高,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也呈活跃态势。说明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应根据血小板活化程度和功能状态,可适当给予抗血小板活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磷脂各组分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8例脑梗塞患者和26名健康人的红细胞膜磷脂各组分进行了测定,并同时检测了其红细胞胆固醇含量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磷脂酸胆碱(PC)、磷脂酸乙醇胺(PE)含量降低,胆固醇(CHO)含量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直线相关分析,膜PC与红细胞滤过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你在以PE、PC变化为主的磷脂代谢紊乱,膜PC异常可能是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透析性脑病     
透析性脑病以进行性言语,智力和精神障碍为主要症状,故也称"透析性痴呆",是长期血液透析过程中最严重的致命性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2~15%(平均4~6%). Alfrey于1972年首次提出报告,几年来逐渐被人们熟悉.近几年国内血液透析技术发展很快,有必要尽早提出注意.病因和发病机制确切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很清楚.Gunale和Wardle曾提出多巴胺和天门冬酰胺代谢障碍,但给予生化性纠正治疗后不能改变病程恶化.有提出维生素缺乏和反复低血糖发作是透析性脑病的成因,以后未被进一步证实.Alfrey进行动物实验,经4年追踪观察未发现慢病毒感染的证据.对患者脑内铬、铁、铜、锌、溴、锶、钼、  相似文献   
9.
通天口服液治疗不同类型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通天口服液治疗不同类型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紧张型头痛病人 1 2 1例 ,分为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组 44例和慢性紧张型头痛组 77例 ,口服通天口服液 1mo,治疗后 2mo内动态观察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 :治疗 1mo后 1 2 1例病人临床总有效率为90 .9% ,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组临床有效率为 98% ,慢性紧张型头痛组为 87% (P <0 .0 1 )。停药 1mo后全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3 .5 % ,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组临床有效率为 93 % ,慢性紧张型头痛组为 78%(P <0 .0 1 )。无效的 2 0例多为慢性紧张型头痛组病人。 2组病人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通天口服液治疗紧张型头痛安全、有效 ,对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优于慢性紧张型头痛  相似文献   
10.
超声脉冲多普勒诊断颈动脉疾病尚未见报告。1986年我们用超声脉冲多普勒对50例经CT证实的脑梗塞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的直径及血流速度和20例患者的颈内动脉起始段直径及血流速度进行了检测,发现脑梗塞侧颈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健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