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的9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500 μg/d,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注射液,10 mg/kg,2次/d,连续给药10 d,当患儿的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利奈唑胺片,10 mg/kg。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免疫球蛋白(Ig)E(T-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发热、肺部湿啰音、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E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IgE无明显改变。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布地奈德对儿童肺炎具有比较确切的治疗效果,能缩短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减轻气道炎症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MPP 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麻甘颗粒进行治疗,探讨对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80.39%(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气喘、痰黄而多、发热、咽红肿、舌红苔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水平均显著降低,白介素-2(IL-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FN-γ、IL-10、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CD_8~+占比情况均显著降低,红细胞C3b受体(PBC-C3bR)、CD_3~+、CD_4~+占比情况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RBC-ICR、CD_8~+占比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BC-C3bR、CD_3~+、CD_4~+占比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显著低于对照组25.49%(P<0.05)。结论: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另外患者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变,推测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促炎因子水平,升高抗炎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相关,且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姚希梅  郭焕利  史艳平 《陕西中医》2011,32(10):1324-1325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益气组方的童宝乐治疗小儿免疫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处于缓解时期用童宝乐片(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2.6%。结论:运用健脾,益气法提高患儿呼吸道免疫功能,使反复呼吸道感染得以痊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在足月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应用一氧化碳(CO)吸入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抗感染、祛痰止咳等方案,治疗组(n=40)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CO吸入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抗炎、抗氧化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2.5%,组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χ~2=2.024,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57.5%)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2.5%)(χ~2=8.774,P0.05),两组患者治疗2h、5 h后丙二醛(MDA)、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水平比较并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O吸入疗法佐治足月新生儿肺炎可有效改善炎症及应激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低剂量VA或多种营养素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29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VA,B组患者给予VA、VE、Zn、Se,C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A、B、C三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95.3%、95.3%、13.9%,A、B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患儿(P0.05,χ2=9.556),治疗后三组患儿的VA缺乏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A、B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后A组、B组患儿的VA、Ig M、MDA明显改善(P0.05),RBP无明显变化(P0.05),A、B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治疗后VA、Ig M、MDA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RB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A组、B组患儿的实验室指标较C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临床应用低剂量VA或多种营养素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喘三号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1), 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an-1。结果黄芩苷在0.292-1.46μg范围内,进样量(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1.51%,RSD=1.78%(n=5)。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喘三号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 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药颗粒剂生产中的稠浸膏相对密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颗粒剂是一种常见剂型 ,稠浸膏法制粒是生产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制粒方法 ,具有操作简便、制得的颗粒较坚硬整齐等优点。但稠浸膏黏性不能太大 ,否则难以制粒。其生产工艺为 :药材提取、过滤→药液深浓缩至一定相对密度的稠膏→制软材→制粒→烘干→整粒。其中稠浸膏相对密度为颗粒剂半成品质量控制指标 ,对药品的标准化生产 ,具有重要意义。1 决定药品的服用剂量稠浸膏相对密度越小 ,制粒时所加辅料越多 ,即意味每副药材所对应的成品颗粒量越大 ,服用剂量越大 ,反之 ,稠浸膏相对密度越大 ,则服用剂量越小。《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规定 ,…  相似文献   
8.
9.
庞新莉  郭焕利 《陕西中医》2007,28(7):777-778
目的:观察宣肺润肺止咳、清热生津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30例,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麻杏石甘汤加合白虎汤加二花、连翘等)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128例,单独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3%,对照组75.78%。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滋肺生津的综合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正常足月儿出生时脐带血的凝血功能,评价各项指标的波动范围,为临床评估足月儿凝血功能提供参考范围,给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前瞻性调查52对母儿,根据影响因素分为高龄产妇组、适龄产妇组,围生期感染组、非感染组,妊娠合并症组、健康孕妇组,再分别进行比较,通过非肝素化的脐带静脉及动脉标本,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 足月儿脐动脉血各凝血指标PT、APTT、FIB、TT值分别为11.5~17.4s、45.2~93.6s、0.8~2.1g/L、18.6~28.3s,脐静脉血分别为11.0~15.3s、46.2~81.9s、0.9~2.0g/L、19.1~27.4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05、0.366、1.399、0.150,均P>0.05;足月儿脐静脉血PT、APTT、TT明显高于产妇静脉血,FIB低于产妇静脉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060、16.588、3.601、24.234,均P<0.05;PT在围产期感染组为11.3±1.7s,短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1,P<0.05);FIB在妊娠合并症组为1.0±0.2g/L,低于健康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3,P<0.05);早产儿PT、APTT、TT明显高于足月儿,FIB低于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16、7.375、2.227、2.541,均P<0.05.结论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脐动静脉血凝血指标无明显差别,PT、APTT、TT值较早产儿低,脐静脉血PT、APTT、TT明显高于产妇静脉血各指标,围生期感染时脐血PT缩短,妊娠合并疾病时脐血FIB降低,这些指标的初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