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药学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下颌骨折手术切口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54例下颌骨折病例回顾性研究。结果:传统切口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改良切口。结论:下颌骨折建议采用牙周梯形切口。  相似文献   
2.
菱形瓣是前苏联学者林伯格氏(Limberg)1946年提出的一种邻近皮瓣修复方法,此后Dufourmental进行改良,使转位后转移角度和转移张力减少。此瓣是整形外科经常使用的关创办法之一,而在肿瘤学领域应用相对少。2001年10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该瓣修复面部肿瘤和疤痕术后缺损,简单实用,取得良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攻自断螺纹钉辅助应用于根管螺纹桩树脂核烤瓷冠修复的疗效。方法对临床230名患者305颗牙,其中215颗单纯行根管螺纹桩树脂核烤瓷冠修复,90颗行自攻自断螺纹钉辅助固位根管螺纹桩树脂核烤瓷冠修复,进行为期1~8年,平均3.2年的追踪观察,比较二者的疗效。结果有自攻自断螺纹钉辅助固位的根管螺纹桩树脂核烤瓷冠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纯行根管螺纹桩树脂核烤瓷冠修复。结论自攻自断螺纹钉应用于桩核冠修复可以增强桩核冠固位,提高桩核冠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32例潜突型舌下腺囊肿诊治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舌下腺囊肿分舌下、颌下、哑吟型。颌下型又称下陷型、潜突型(plunge ranula),因口底舌下区无可见病变,常误诊致治疗失败。本文收集我科1994年12月~1999年12月病理证实的舌下腺囊肿32例,现就潜突型舌下腺囊肿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改良平面导板与横腭弓在安氏Ⅱ类深覆(牙合)错(牙合)矫正治疗中,对上颌支抗磨牙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非高角面型患者,分析联合应用改良平面导板与横腭弓强化上颌磨支抗的作用,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和模型测量.结果 治疗前后支抗上颌磨牙在前后向上近中前移被控制在拔牙间隙的1/4以内,在水平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舌下腺囊肿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潜突型舌下腺囊肿Ⅰ期误诊率66.66%,6例共历11次手术方治愈。本病治疗有赖正确的术前诊断,可行的诊断标准是穿刺液粘稠且淀粉酶试验阳性;治疗为单纯舌下腺切除,囊壁可不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