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血浆、不同脑区精胺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VD的作用机理.方法 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模型,采用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AVP的含量.结果 中、西药组大鼠AAR比率[(63.5±5.0),(69.5±5.1),(70.0±5.6);(64.5±5.0),(68.2±5.7),(71.7±5.4)]显著高于模型组[(51.5±4.0),(42.5±4.6),(42.5±4.6)](P<0.01),2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中、西药组AVP含量[(5.01±0.25)pg/mg,(12.02±1.71)pg/mg,(5.57±0.22)pg/mg;(4.42±0.34)pg/mg,(9.86±1.76)pg/mg,(5.64±0.16)pg/mg]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在大脑皮质、下丘脑,中药组AVP含量[(5.01±0.25)pg/mg,(12.02±1.71)pg/mg]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在海马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中AVP含量变化,各组间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中、西药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AVP含量与AAR比率呈显著正相关(r=0.937,r=0.897,r=0.892;P<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可有效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之一可能与调节脑组织,尤其海马内神经递质AV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干卒巾患者的救治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5月~2005年4月收治的26例脑干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接受颅脑CT或MRI扫描确诊。其中9例脑干出血,17例脑梗死;10例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结果:26例患者平均64.6(42~79)岁,病程平均(14.3±3.6)h。经治疗,5例痊愈,好转11例,死亡10例。随访11例平均17个月,其中合并语言障碍5例,吞咽困难4例,四肢功能障碍7例。结论:脑于卒中极易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或周围性呼吸功能衰竭,病死率高,需重视早期诊断及救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采用支架成形术(CAS)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作用。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62例患者(48~79岁,平均65岁),主诉后循环缺血(PCI)症状如眩晕发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接受经皮腔内CAS,采用球囊扩张支架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段行球囊扩张CAS,支架安放位置为致血流灌注不足的动脉狭窄处。结果 62例患者共放置69枚支架,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DSA显示狭窄段全部成形良好,椎-基底动脉狭窄段狭窄程度从术前的(71.5±9.2)%降至(5.6±2.2)%。无介入相关性死亡病例发生。随访6~38个月,平均(20.6±5.8)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51例,改善8例,复发3例。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AS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HCMNCs)颈内动脉输注能否透过血管性痴呆大鼠血脑屏障,以及在脑易损伤部位定居并存活情况.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术后6 h、24 h、3 d、7 d、2周5个治疗组,(n=6).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治疗组颈内动脉输注BrdU标记的HCMNCs(3×106/0.5 ml).采用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后4周 HCMNCs在脑内分布、存活情况.结果 HCMNCs广泛分布于脑组织,主要集中在海马和大脑皮质区,特别是血管周围;术后6 h组大鼠脑内HCMNCs为(3 598±311),24 h和3 d组最多(4 311±310),(4 426±399),7 d组(3 726±356)、2 周组(2 525±298)则呈进行性减少(P《0.05,P《0.01).注射后2、4周大鼠AAR比率,6 h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24 h、3 d组较6 h组显著增高(P《0.05),7 d组开始下降,显著低于3 d组(P《0.05);2周组更进一步下降,但仍比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可透过VD大鼠血脑屏障向脑易损伤部位迁移聚集并存活,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但其透过血脑屏障具有特定的适宜时间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联合舍尼亭治疗尿频相关性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严重夜尿所致睡眠障碍73例患者在常规导眠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坦索罗辛、舍尼亭治疗8周.症状改善评估采用尿频综合征症状评分(U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PSQI、USS、QOL分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坦索罗辛(0.4mg/d)联合舍尼亭可提高夜尿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麻痹性痴呆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麻痹性痴呆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7例麻痹性痴呆确诊患者临床的诊治及疗效.结果:7例患者均出现认知功能损害,人格改变及痴呆.5例MRI脑部检查发现弥漫性皮质及皮质下萎缩.所有患者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脑脊液TPPA均阳性.脑脊液蛋白升高,5例出现白细胞升高.确诊麻痹性痴呆后给予2周青霉素强化治疗,随访(6.9±0.6)个月,3例出现症状改善,4例无明显改善,社会行为功能较差.结论:麻痹性痴呆缺乏典型临床症状特征,早期诊断困难.临床需提高对麻痹性痴呆的警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5例采用TVT-O术治疗女性SUI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术后尿失禁得到控制,随访5~12个月无再次尿失禁发生.[结论]TVT-O治疗女性SUI疗效可靠,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血管紧张素Ⅱ、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并与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7/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七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15~18月龄Wistar大鼠48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00±20)g。按随机摸球法将48只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进行假手术),其余组大鼠均采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中药组:以0.45g/(kg·d)剂量灌胃步长脑心通混悬液,由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由黄芪、乳香、没药、全蝎、地龙等16味中药组成,0.4g/粒;西药组:以0.32mg/(kg·d)剂量灌胃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混悬液,该药由瑞士山德士药厂与天津华津制药厂合作生产,生产批号:970141,1mg/片;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同容量生理盐水;每天分早、中、晚3次。术后当天开始用药,连续8周。②于造模前,造模后2,4,8周进行穿梭箱检查,以主动回避反应比率表示大鼠的认知能力。于给药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海马血管紧张素Ⅱ、精氨酸加压素含量。③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均数间多重比较q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处理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造模过程中如有动物死亡则补充相应只数,最终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保持为48只。①主动回避反应比率:模型组和中、西药组大鼠术后2,4,8周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2个治疗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中、西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两治疗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③精氨酸加压素含量: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中、西药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大脑皮质、下丘脑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在海马与西药组相近(P>0.05)。④相关性分析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海马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与主动回避反应比率呈负相关(r=-0.894,-0.872,-0.928,-0.880,P<0.05),而上述各组大鼠海马精氨酸加压素含量与主动回避反应比率呈显著正相关(r=0.912,0.892,0.937,0.897,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等脑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提高精氨酸加压素含量而实现,作用效果与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血管紧张索Ⅱ、精氰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并与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作用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5—07/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七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15~18月龄Wistar大鼠48只,雌雄不拘,体质最(200&;#177;20)g。按随机摸球法将48只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进行假手术),其余组大鼠均采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中药组:以0.45g/(kg&;#183;d)剂量灌胃步长脑心通混悬液,由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由黄芪、乳香、没药、全蝎、地龙等16味中药组成,0.4g/粒:西药组:以0.32mg/(kg&;#183;d)剂量灌胃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混悬液,该药由瑞士山德士药厂与天津华津制药厂合作生产,生产批号:970141,1mg/片: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同容量生理盐水;每天分早、中、晚3次。术后当天开始用药,连续8周。②于造模前,造模后2,4,8周进行穿梭箱检查,以主动回避反应比率表示大鼠的认知能力。于给药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海马血管紧张素Ⅱ、精氨酸加压素含量。③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均数间多重比较q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处理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造模过程中如有动物死亡则补充相应只数,最终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保持为48只。①主动回避反应比率:模型组和中、西药组大鼠术后2,4,8周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2个治疗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中、西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两治疗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③精氨酸加压素含量: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中、西药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大脑皮质、下丘脑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在海马与西药组相近(P〉0.05)。④相关性分析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海马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与主动回避反应比率呈负相关(r=-0.894,-0.872,-0.928,-0.880,P〈0.05),而上述各组大鼠海马精氨酸加压素含量与主动回避反应比率呈显著正相关(r=0.912,0.892,0.937,0.897,P〈0.05)。 结论:步长脑心通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等脑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提高精氨酸加压素含量而实现,作用效果与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舍尼亭治疗尿频相关性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对严重夜尿所致睡眠障碍73例患者在常规导眠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坦索罗辛、舍尼亭治疗8周。症状改善评估采用尿频综合征症状评分(U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PSQI、USS、QOL分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坦索罗辛(0.4mg/d)联合舍尼亭可提高夜尿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