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TOT方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3例,对比分析术前术后ICI-Q-SF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检测等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随访12-36月,均治愈,无失败病例;其中手术前后ICI-Q-SF评分、尿动力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微创、效果满意,对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葛小花  郑贤芳 《安徽医药》2017,38(8):1042-1044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清宫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确诊瘢痕妊娠患者50例临床资料,将其中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刮宫术"患者作为A组,20例行"药物治疗+刮宫术"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A组患者术中中位出血量低于B组(10 mL vs 16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43,P=0.001)。A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5.87±1.57)d短于B组(7.55±1.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4,P=0.001)。不良反应监测,A组17例患者出现了下腹痛,其中4例低热的症状,予以对症治疗后2~4 d缓解。A组患者住院费用(10 369.50±436.30)元高于B组(5 407.30±365.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32,P=0.001)。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清宫中安全有效,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期时间,但治疗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4.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例因宫缩乏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宫腔纱布填塞组(14例)和子宫背带式缝合组(12例),对2组患者手术结果、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术后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因血液循环不良或再出血而再次手术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产后42 d复查体检未发现异常,子宫复旧正常。与宫腔纱布填塞组比较,子宫背带式缝合组手术时间短,产后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P<0.05);2组均随访3~12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治疗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迅速、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式剖宫产是采用Joel-Cohen的开腹方法,子宫肌层一层缝合,腹膜、膀胱返折腹膜不缝合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我院于1998年3~9月共做新式剖宫产58例,本文将新式剖宫产与同期传统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对有手术指征,下腹部无手术史的98例年龄在21~36岁,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8例行新式剖宫产,40例行传统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指征、胎儿大小等方面相差无显著性(P>0.05)1.2 手术方法 取双侧髂前…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剥术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贤芳 《解剖与临床》2008,13(6):448-44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剥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39例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剥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39例行单纯性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和手术后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TOT方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3例,对比分析术前术后ICI-Q-SF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检测等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随访12-36月,均治愈,无失败病例;其中手术前后ICI-Q-SF评分、尿动力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微创、效果满意,对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胚胎发育相关基因-1(EDAG-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EDAG-1,并检测其对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 法从白血病细胞株YAC-1中扩增到EDAG-1基因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 (+)-EDAG-1.利用克隆 P...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贤芳 《解剖与临床》2004,9(3):180-181
目的:总结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率。方法:对4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临床诊断15例(33.33%),误诊漏诊30例(66.67%)。结论: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率较低,必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结合B超、MR/及血清CA125测定等辅助检查才能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葛小花  郑贤芳 《安徽医学》2017,38(8):1042-1044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清宫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确诊瘢痕妊娠患者50例临床资料,将其中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刮宫术”患者作为A组,20例行“药物治疗+刮宫术”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A组患者术中中位出血量低于B组(10 mL vs 16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5.643,P=0.001).A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5.87±1.57)d短于B组(7.55±1.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4,P=0.001).不良反应监测,A组17例患者出现了下腹痛,其中4例低热的症状,予以对症治疗后2~4d缓解.A组患者住院费用(10 369.50 ±436.30)元高于B组(5 407.30±365.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32,P=0.001).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清宫中安全有效,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期时间,但治疗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