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思瑞康和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CCMD-3)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分别给予思瑞康和氯丙嗪治疗8wk,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_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思瑞康组与氯丙嗪组有效率分别为87.0%、91.3%(P>0.05)。思瑞康组嗜睡、头昏和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更高(26.1%、23.9%、17.3%),氯丙嗪组锥体外副作用、心动过速和直立性虚脱发生率更高(60.9%、39.1%、32.6%)。结论:思瑞康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而前者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临床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其达到尽可能减少其发生率。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分析影响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对照目前医院临床输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了预防临床输液反应的措施,使医院输液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为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安全用药,必须加强对各方面的严格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针对中药针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针剂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上ADR报告,总结、归纳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大,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必须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提高中药针剂使用安全性及临床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指出秋天的摄生要领是:“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其总的原则是要修身养性,思绪宁静,不让意志外驰,以适应秋季的寒凉肃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