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郑琛  黄旭慧 《海峡药学》2014,(5):97-100
收集和整理我院2012年1月~12月使用利奈唑胺注射剂患者的出院病历,回顾性分析其应用情况。结果44例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有效率72.73%,47.7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4.09%。  相似文献   
2.
郑琛  江银华 《口腔医学》2018,38(1):83-86
[摘要]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中,具有促进血管生长、创伤愈合和神经系统发育以及骨形成的作用。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稳定性的因素很多,种植体表面的性质是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主要因素。NGF在种植体骨结合过程中具有增强骨细胞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矿化,以及促进周围神经、血管形成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促进种植体周围骨愈合,从而缩短口腔种植体骨愈合时间。本文就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种植体骨结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蔡柔荧  郑琛  林梅玉  刘琴  张良  林魁 《北方药学》2021,18(8):142-143
一例69岁男性患者,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肺部感染,有青霉素、克林霉素、头孢类过敏史,入院后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美托洛尔、阿奇霉素、阿托伐他汀、硝酸甘油治疗,用药第二日QTc间期由入院时的374ms延长至511ms并发生室速,考虑为阿奇霉素所致.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根据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高危因素评分表,评估后建议停用阿奇霉素,医师认可并采纳.停用阿奇霉素后,患者QTc间期逐渐恢复正常且未再发生QT间期延长.临床药师应同医师协同合作,密切开展药学监护,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布洛芬致不良反应72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琛 《海峡药学》2009,21(11):240-242
收集1994年~2009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布洛芬所致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布洛芬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疗程及合并用药等因素有关,累及系统器官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占30.56%),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22年3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9例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病例,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治疗、预后等进行总结。 结果 9例患者均为女性,就诊年龄1~38 d,上颌3例、下颌6例,6例在母亲孕28~39周B超发现,3例出生时发现,肿瘤直径0.5~3.5 cm,肿物均有蒂与牙槽嵴相连。1例局麻下手术切除,其余8例全麻下手术切除,随访1个月~12年,愈合良好无复发,其中2例相应部位乳牙过早萌出。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 结论 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是良性肿瘤,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母亲孕期B超是早期发现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重要手段,病理学检查对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诊断具有关键作用,一般手术切除肿瘤即可,无需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Smad7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1例原发性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标本中Smad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利用CCK-8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Smad7基因沉默对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Smad7 siRNA干扰HN4细胞,影响Smad7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印迹及qRT-PCR检测其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标蛋白及RNA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口腔鳞癌肿瘤组织中,Smad7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Smad7的表达与患者颈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Smad7 siRNA干扰HN4细胞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迁移能力增强。Smad7 siRNA干扰使得HN4细胞神经钙黏附素(N-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升高,而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量下降,N-cadherin蛋白及波形蛋白(Vimentin)RNA表达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Smad7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相关,且Smad7在口腔鳞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学生选择学医的初始动机,揭示医学生学医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为医学生的后续有效培养及医学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制作专门的调查问卷,选取粤东某高校在读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管理问卷的方式,调查医学生家庭背景资料及选择医学专业初始动机,对调查对象学医动机相关因素及学业成绩进行分析。 结果 不同性别医学生学医动机没有显示出差异,但是女生专业课平均成绩点数(GPA)均值高于男生,医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性别差异(P<0.01);不同年级之间医学生学业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级越高,GPA均值越低(F=3.146,P<0.05);生源地差异显著影响学业成绩,农村生源医学生学业平均GPA高于其他生源地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51,P<0.05);家庭经济条件对医学生学业成绩具有统计学意义(F=6.470,P<0.01);医学生学业成绩受到多重动机影响,内在动机对医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显著影响(从小立志成为医生F=2.424,P<0.05,治病救人F=0.131,P<0.05),外在动机(选择医学有较多出国机会)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影响(F=1.824,P<0.05),成就动机中的医生社会地位高这一选项对医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显著影响(F=0.186,P<0.05);社会风气对医学生学医动机及学业成绩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0.118,P<0.05)。 结论 家庭背景因素对医学生学医动机具有多方面影响,多重学医动机影响医学生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9.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在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意识的增强、人文素质的提升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新模式的转变以及现实生活中医患矛盾的日益凸显都为医学伦理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改变现阶段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纯理论灌输式的说教教育模式,弥合医学伦理学教育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间的知行脱节,基于医学伦理学的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尝试从明确医学主题,精选文学素材;实施小组讨论,撰写评述文章;教师修正评价,学生总结反思三个教学环节深入探索医文交融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创新实践路径并总结反思实践成效,以期为中国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健康猪脾为原料,采用p H值调节-超滤法制备脾转移因子。物理性状淡黄色、透明。经紫外光谱检测分析,猪脾转移因子在250±1nm处有峰值,且A260/A280〉1.9;采用二羟基甲苯法测定核糖含量,采用双缩脲法测定多肽含量;并进行了毒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T细胞花环试验、安全性试验(无菌试验、过敏试验、抗原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并系统介绍猪脾转移因子的临床应用,包括治疗扁平疣、小儿支气管哮喘、异位性皮炎、银屑病以及对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