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黄配方颗粒中蒽醌成分为特征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大黄酸为参照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测定了11批大黄配方颗粒样品;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溶液(B),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标示出大黄配方颗粒8个共有的蒽醌成分色谱峰,11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3,并确认4个已知峰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结论:建立的大黄配方颗粒蒽醌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为大黄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冠心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寻找冠心宁注射安全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将冠心宁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各3批随机配对,按4:500,10:500.20:500,30:500,40:500,50:500(mL:mL)6种比例混合后,在不同时间观察其外观变化和测定混合液的pH值、不溶性微粒及细菌内毒素限量。结果:冠心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细菌内毒素符合规定而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且幅度随着混合时间延长和冠心宁注射液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结论:冠心宁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或超过一定比例后,不溶性微粒超过标准,应引起广泛的重视,提示配伍后应在较短时间内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滴强灵胶囊中3组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COSMOSIL 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醋酸铵溶液[0.25 mol·L-1醋酸铵溶液-0.05 mol·L-1EDTA-2Na溶液-三乙胺(100:10:1),用醋酸调pH至7.5]-乙腈(88:12)为流动相测定甲硝唑和土霉素的含量,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0 nn,柱温30℃;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测定醋酸泼尼松的含量,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结果:建立的HPLC法能排除辅料对主药中3组分的干扰,甲硝唑、土霉素、醋酸泼尼松的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80 mg·ml-1(r=0.999 9),0.02~0.40 mg·ml-1(r=0.999 9)和0.02~0.40 m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RSD=0.07%)、99.85%(RSD=0.09%)、98.16(RSD=1.58%)(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靠,可用于滴强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比较苦参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比较二者含量差异。结果:配方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相当于原苦参药材中总量的1/5。结论:原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5.
独活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独活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独活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比较二者含量差异.结果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相当于原独活药材蛇床子素含量的一半左右.结论原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6.
复方咳喘灵胶囊中盐酸麻黄碱与氨茶碱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咳喘灵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和氨茶碱的定性鉴别与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化学鉴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咳喘灵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和氨茶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复方咳喘灵胶囊非法添加盐酸麻黄碱和氨茶碱,含量分别为16.19(RSD=1.03%)和182.18 mg•g 1(RSD=0.94%)。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为查处该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制定痤疮消炎洗剂的质量标准,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参照《中国药典》制备痤疮消炎洗剂,检测pH、装量和微生物限度;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小檗碱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法(HPLC)同时鉴别和测定洗剂中黄芩苷、蒙花苷、大黄酸三种成分。结果:痤疮消炎洗剂的性状、pH、装量和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TLC色谱中斑点清晰,与小檗碱对照品一致;在HPLC色谱图中三种成分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相同;三种成分与相邻色谱峰完全分离,黄芩苷、蒙花苷、大黄酸的进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黄芩苷=9.208X黄芩苷-0.099 4,r=0.999 9,浓度范围83.97~839.70 μg/mL;Y蒙花苷=3.062 8X蒙花苷-0.003 8,r=0.999 9,浓度范围34.75~347.49 μg/mL;Y大黄酸=1.022 5X大黄酸-0.028 6,r=0.999 9,浓度范围63.20~632.00 μg/mL。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制定的质量标准精密度和重复性好,含量测定结果准确,样品处理方法简便,为控制痤疮消炎洗剂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黄芩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差异,为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对黄芩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两者含量的差异.结果 配方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是原黄芩药材含量的1/5,与所标示的浓缩倍数不符.结论 原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配方颗粒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合理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金茵清热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绿原酸、栀子苷、总酚酸含量和干浸膏收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金茵清热口服液的半仿生提取法(SBE)、水提取法(WE)、半仿生提取醇沉法(SBAE)、水提取醇沉法(WAE)4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优选金茵清热口服液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4个指标综合评价Y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SBE)Y(WE)Y(SBAE)Y(WAE)。结论:金茵清热口服液以SBE法提取最佳。  相似文献   
10.
郑江萍 《内科》2010,5(1):76-78
危机管理是立足于应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突发的危机事件,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处理,系统地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发生于护理学领域的危机多数是服务产品危机和组织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