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体位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剖宫产产妇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坐位进行麻醉)和对照组44例(采用左侧卧位进行麻醉),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110.51±10.15)mmHg、舒张压(72.33±8.65)mmHg、心率(95.62±8.23)min/次、平均动脉压(61.63±5.01)mmHg)、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后1min(4~8分4例、8~10分42例)、出生后5min(4~8分1例、8~10分43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应用不同麻醉体位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但在临床采用坐位进行麻醉有利于产妇顺利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2.
郑欣婷 《北方药学》2021,18(2):35-36
目的:探讨对老年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辅助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结肠镜检查的60例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取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对照组则采取丙泊酚+氯化钠注射液+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对两组镇静镇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整个检查过程MAP、H R无显著变化,实验组检查后1min、6min的MAP与HR均较检查前与实验组同一时间高(P<0.05);实验组检查过程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Ramsay分级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查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的发生率(P<0.05).结论:使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辅助老年结肠镜检查时的镇静镇痛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4岁.自诉有血浆过敏史,未见有皮肤瘀斑,无明显出血倾向,否认凝血功能障碍及相关家族病史.入院时血压波动范围:170 ~ 190/90~100 mmHg.术前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血红蛋白浓度122 g/L(正常值范围113 ~ 151 g/L)、红细胞压积0.354(正常值范围0.335 ~0.450)、血小板计数257×109/L(正常值范围101×109/L~320×109/L)、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0.5 s(正常值范围10.8 -13.5 s)、国际标准化比值0.90(正常值范围0.8 ~1.2)、活化部分凝血酶23.1s(正常值范围25-35 s)、凝血酶时间测定34.3 s(正常值范围14 -21 s)、纤维蛋白原0.8 g/L(正常值范围2.0 ~4.0 g/L),肝肾功检查无异常,骨髓检查无异常.头颅MRI显示:左侧小脑脑桥角肿瘤(3.7 cm×4.0 cm ×3.7 c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