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俊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458-2459
为贯彻<消毒管理办法>,保证血站消毒、灭菌的质量,提高血站产品及服务质量,对消毒技术常识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无偿献血经历了由政府牵头和单位组织动员的组织无偿献血 ,发展到个人自发无偿献血的志愿无偿献血。在无偿献血过程中 ,运城市实行“一次无偿献血 ,终身免费用血 ;父母、配偶、子女免费使用献血等量血”的规定。促进了无偿献血事业更快发展 ,2 0 0 0年运城市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光荣称号。为探索免费用血与无偿献血联系 ,笔者对于 2 0 0 1年至2 0 0 3年 3a间的无偿献血和免费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道如下。免费用血适用范围 :在运城市参加无偿献血的本地人和外地人及其直系亲属 (父母、配偶、子女 )。时间限制 :无偿献血 1个…  相似文献   
3.
<正>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公布施行以来,我站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站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认真贯彻实施《献血法》,取得显著的成绩。 运城红十字中心血站为地区级血站,负责11个县  相似文献   
4.
二陈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俊萍  宋少刚 《中国药房》2005,16(14):1067-1068
目的:制备二陈分散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等辅料制备分散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含量,并进行成品稳定性考察。结果:橙皮苷进样量在1μg~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0.98%;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成品符合《中国药典》各项质量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家庭健康护理实践在护理本科生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内容的变化需要高技能、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护理人才.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公报也曾指出:提倡积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注重能力培养.我们在<社区护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将家庭健康护理作为实践重点之一,大胆尝试教学、为基层卫生保健服务与科研训练三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力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董继业  郑俊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596-1596
无偿献血经历了由政府牵头和单位组织动员的组织无偿献血,发展到个人自发无偿献血的志愿无偿献血.在无偿献血过程中,运城市实行"一次无偿献血,终身免费用血;父母、配偶、子女免费使用献血等量血"的规定.促进了无偿献血事业更快发展,2000年运城市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光荣称号.为探索免费用血与无偿献血联系,笔者对于2001年至2003年3a间的无偿献血和免费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经献血体检标准严格筛选并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人,通常都能耐受献血,个别或少数人发生献血反应时,也不严重,基本上勿需治疗即可自行恢复。我站对5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观察,其中发生献血反应者196例,占3.92%,统计和分析如下。 1.资料统计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消毒管理办法》,保证血站消毒、灭菌的质量 ,提高血站产品及服务质量 ,对消毒技术常识简单介绍如下。1 术语[1 ]1.1 消毒 杀灭或消除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1.2 消毒剂 能杀灭外环境中感染性的或有害的微生物的化学因子。1.3 消毒器 能杀灭外环境中感染性的或有害的微生物的消毒器械。1.4 灭菌 杀灭去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1.5 灭菌剂 能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 (包括细菌芽孢 )的化学物质。1.6 灭菌器 能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 (包括细菌芽孢 )的灭菌器材。1.7 消毒作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45例为脑梗死组,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确诊后即开始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检测两组受检者NMDA受体表达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对照组受检者NMDA受体相对表达量为(0.11±0.07),低于脑梗死组-治疗前患者的(0.32±0.12)(P0.001),脑梗死组-治疗前患者NMDA受体相对表达量低于脑梗死组-治疗后患者的(0.69±0.15)(P0.001)。对照组受检者血小板聚集率为(32.38±11.38)%,脑梗死组-治疗后患者为(43.81±14.40)%,均低于脑梗死组-治疗前患者的(57.00±18.96)%。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受检者、脑梗死组-治疗前患者、脑梗死组-治疗后患者血小板NMDA受体相对表达量与血小板聚集率均无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小板NMDA受体表达水平升高,阿司匹林可上调脑梗死患者血小板NMDA受体的表达,NMDA受体表达增加可能是脑梗死患者发生AR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