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癌性恶病质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恶病质的原因和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多种细胞因子在恶病质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治疗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现就与癌性恶病质相关的细胞因子及其与之相关的防治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衍生物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照周期接受化疗后未预防性使用rhIL-11衍生物,试验周期在化疗给药后6~48h内开始预防性应用rhIL-11衍生物,血小板计数300×109/L时停药,或出现血小板下降则使用至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停药。结果:各例患者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的实际天数为3~15d,平均为5.2±3.2d,中位天数为4d。试验周期和对照周期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分别为(57.6±20.6)×109/L和(78.2±29.7)×109/L,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分别为8.5±6.3d和5.7±6.3d。与对照周期相比,试验周期(化疗+rhIL-11衍生物)血小板最低值升高(P=0.00)、血小板计数<100×109/L持续时间缩短(P=0.03)。不良反应较轻(以Ⅰ~Ⅱ级为主),停药后能自行缓解,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结论:rhIL-11衍生物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下降有确切的防治作用,且毒副作用耐受可逆、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三巯丙磺钠解救小儿毒鼠强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ATI)的有效解救方法。方法 二巯丙磺钠(Na-DMPS)注射治疗(以下简称解毒组)解救ATT30例患者疗效总结,并与既往常规安定和/或苯巴比妥注射(以下简称常规组)治疗的6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解毒组获得满意疗效:无1例死亡,且无后遗症,未发现副作用。Na-DMPS对ATT疗效显著;而常规组6例,4例死亡,2例有持续的精神淡漠和轻微的定向障碍。结论 Na-NMPS对小儿ATT具有独特解毒作用,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448例Ⅰ期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Ⅰ期肺癌预后的各种因素,回顾性分析448例肺癌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时间,Long-rank法分析患者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期剐、性别和病理类型等变量的生存差异.采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Ⅰ期肺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58.00个月;Ⅰ A期中位生存期68.00个月;Ⅰ B期肺癌中住生存期57.00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治疗是Ⅰ 期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初步研究结果提示,Ⅰ期肺癌的TNM分期、性别和病理类型与患者长期生存无明显相关,手术治疗是Ⅰ期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癌性恶病质与细胞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癌性恶病质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恶病质的原因和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多种细胞因子在恶病质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治疗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现就与癌性恶病质相关的细胞因子及其与之相关的防治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ATI)的有效解救方法.方法二巯丙磺钠(Na-DMPS)注射治疗(以下简称解毒组)解救ATT 30例患者疗效总结,并与既往常规安定和/或苯巴比妥注射(以下简称常规组)治疗的6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解毒组获得满意疗效:无1例死亡,且无后遗症,未发现副作用.Na-DMPS对ATT疗效显著;而常规组6例,4例死亡,2例有持续的精神淡漠和轻微的定向障碍.结论 Na-DMPS对小儿ATT具有独特解毒作用,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ions,ADCs)是一类兼具靶向特异性和化疗药物高活性的新型药物,逐渐成为新一代极具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模式。近年来,在乳腺癌领域中,针对不同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单抗和小分子强效细胞毒性药物组成的ADCs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展现出优越的治疗效果。本文就乳腺癌领域不同分子靶点的ADCs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沙利度胺抗Lewis肺癌小鼠癌性恶病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癌性恶病质小鼠恶病质状态的影响,探讨沙利度胺治疗癌性恶病质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57小鼠癌性恶病质模型,观察沙利度胺对恶病质小鼠的一般状况,如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的影响,观察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结果沙利度胺能明显增加癌性恶病质小鼠摄食量及饮水量,抑制体重下降(P〈0.05),可显著降低TNF-α和IL-6的水平(P〈0.05),与甲羟孕酮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沙利度胺通过降低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来改善癌性恶病质症状,调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L—OHP)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甲酰四氢叶酸)联合顺铂腹腔温热灌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8例晚期大肠癌采用腹腔DDP灌注,全身予奥沙利铂 5-FU/CF化疗。结果 28例中CR1例,PR14例,CR PR为53.5%,腹水有效率为44.4%。毒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毒性,但为可逆性。结论 L—OHP 5-FU/CF联合DDP腹腔温热灌注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郑亚兵 《微创医学》2002,21(3):315-316
本科自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对3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α-干扰素(INFa)静脉滴注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