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CT分型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48例102个节段,根据CT表现分为3型,单侧型18个节段,双侧型45个节段,两侧融合型39个节段.单侧型将椎板、关节突内侧和未骨化处磨薄,再把骨化物对侧和头尾侧充分减压使其孤立,用枪状咬钳将关节突内侧磨薄处咬开使其游离,齿镊夹住骨块轻提起由中间向外侧剥离摘除骨块;双侧型将椎板、关节突内侧和未骨化处磨薄,先将骨化物头尾侧充分减压,将中间未骨化黄韧带咬除分隔,使两侧骨化物孤立,再按单侧型手术方法逐块处理;两侧融合型将椎板、关节突内侧和未骨化处磨薄,先将骨化物头尾侧充分减压,从对侧关节突内侧磨薄处咬开使骨化物孤立,再将术侧关节突内侧磨薄处咬开使骨化物游离,齿镊夹住骨块轻提起由对侧向术者侧剥离摘除骨块.术前术后采用改良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8h,出血量平均290ml.术后无症状加重病例,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0例患者随访5~62个月,平均28个月,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术前1.8±1.1分,末次随访时为3.7±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疗效按JOA评分改善率优3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5%.结论: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根据CT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手术治疗的9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治疗前(T0)、术后6个月(T1)、术后12个月(T2)、术后24个月(T3)的下腰痛评分及改善率。根据疗效评估结果将受试者分成优、良组(A组)和可、差组(B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病程、术前JOA评分、影像学分型、手术节段、椎管面积残余率、合并其他脊柱病变症状、术前MRI T2相脊髓内高信号情况等的差异。对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96例经24个月随访,疗效评估结果显示:74例为A组,优44例(45.8%)、良30例(31.3%);22例为B组,可17例(17.7%)、差5例(5.2%)。所有受试者T3时JOA评分较T0时显著提高(P0.05)。2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影像学分型、合并其他脊柱病变症状及术前MRI T2相脊髓内高信号情况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60岁者52例(70.3%),病程24个月者53例(71.6%),中上胸节段者50例(67.6%),椎管面积残余率≥50%者48(64.9%),术前JOA评分为(7.0±1.5)分,各项依次高于B组的9例(40.9%)、8例(36.4%)、9例(40.9%)、8例(36.4%)、(5.1±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60岁、病程≥24个月、手术节段累及胸腰段、椎管面积残余率50%及术前JOA评分6分均为影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椎管面积残余率、术前JOA评分均为影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正>上中胸椎因胸廓肋骨架作用较其他脊柱段稳固,发生骨折脱位必然要有强大暴力,故合并伤多,尤以胸部损伤最多,早期处理不及时可带来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河北省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自1990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23例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合并伤56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7例,女9例。年龄13~68岁,平均45.2岁。受伤原因:交通  相似文献   
4.
影响颈椎病后路手术疗效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疗效不佳原因。方法 总结15例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取椎板减压,颈椎管成形术疗效不佳病例,找出影响疗效主要因素。结果 15例中术前诊断失误3例,术前脊髓萎缩或软化3例,合并颈椎畸形3例,术中定位错误减压不充分3例,术中损伤脊髓2例,术后并发神经麻痹1例。结论 后路手术适应症、颈椎畸形、脊髓萎缩软化、减压不充分、术中损伤脊髓,都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临床路径在美国、欧洲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相继开展,它具有可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服务品质等优点。目前国内已逐步开展此项研究,很多学者都在开发本专业的临床路径。本研究在第二作者主持下,开发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经过半年的临床应用与反复修改,于2008年5月正式应用于临床,本文将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研发及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8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并临床随访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78例);下肢无力,行走困难(62例);锥体束征阳性(59例);括约肌功能障碍(27例).经X线初步检查,MRI和CT确诊,全部后路...  相似文献   
7.
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的损伤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3例上中胸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55例,非手术8例。结果随访47例,随访时间1~8年。完全性瘫痪28例术后无恢复,不完全性瘫痪11例中有不同程度恢复,无神经损伤8例无变化。结论上中胸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发生率高、合并症多,血气胸诊断一旦明确应优先处理,此类患者采取后路减压、复位和固定融合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过程中,保持腰椎后方结构的完整性越来越受到重视。1978年,Williams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腰椎间盘摘除术;1997年,Foley等使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行髓核摘除。目前,微创外科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已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2002年6月至2004年7月,我院应用自制腰椎后路扩视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9.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通常各具有典型的受伤机制,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如果患者对受伤当时记忆不清或体格检查疏忽,可能做出错误的诊断,甚至手术时才发现,给手术造成一定的难度,必要时再次手术经后外侧入路方能修复。本文报告近3年内我院后交叉韧带损伤误诊为前交叉韧带损伤9例,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94年以来将Halo-Vest用于不稳定颈椎损伤配合手术治疗26例,取得良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7~62岁。颈前路手术5例,其中C_5椎体爆裂骨折1例,C_6椎体爆裂骨折3例,C-7椎体爆裂骨折1例,均实施间盘、骨折块切除,植骨融合术;后路手术21例,其中C_(1、2)脱位8例,C_(4、5)脱位1例,C_(5、6)脱位3例,C_(6、7)脱位3例,C_5椎体爆裂骨折2例,C_6椎爆裂骨折3例,C_7椎体爆裂骨折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