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借助彩色多普勒频谱图,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叶间动脉血流参数进行分析,探讨该病中医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35例,将其分为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组,于每位患者双肾叶间动脉测量: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M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气阴两虚组PI、R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阴阳两虚组PI、RI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P<0.05);阴阳两虚组VD值高于气阴两虚组及正常组(P<0.01);气阴两虚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组中PI及RI,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中医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剂量与血脂学指标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6例T2DM患者,均口服格列齐特共计57d,药物剂量逐渐增大至血糖达标或格列齐特达240mg/d,所有观察对象的最大用药量(DI)经体质量校正后排序,以50百分位数分为小剂量A组、大剂量B组,比较2组一般情况及血脂情况。结果:(1)2组除体质量指数(BMI)外,其余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组除TC外,DI、TG、HDL-C、LDL-C、TG/HDL-C及AI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DI与动脉硬化指数(AIP)、TG/HDL呈正相关(P〈0.01);DI与BMI呈负相关(P〈0.01)。(4)DI(Y)与血脂指标及其他各因素(X)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IP(X1)、体质量(X2)、胆固醇(X3)、TG/HDL-C(X4)。回归方程:Y=6.011X1-0.0346X2-0.0217X3-0.66X4+4.022。结论:血脂异常与T2DM患者格列齐特用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T2DM患者磺脲口服降糖药剂量大小与脂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杨玲  贾国瑜  王璐  李强  张洁  谢春晓  邸阜生 《天津医药》2014,(12):1209-1212
目的 研究血浆可溶性CD36(s CD36)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组(A组,39例)、T2DM未合并NAFLD组(B组,39例)和T2DM合并NAFLD组(C组,59例)患者的血浆s CD36水平,计算C组的肝脏脂肪含量(LFC)及NAFLD纤维化评分(NFS),测定上述3组糖脂代谢指标、肝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方差分析法比较上述指标在3组中的差异;相关分析法分析C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与s CD36的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C组s CD36的影响因素。结果 血浆s CD36(μg/L)水平在B组(3.87±1.16)、C组(5.72±1.79)均高于A组(2.57±0.93),且C组高于B组(均P<0.01);相关分析示C组的s CD36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游离脂肪酸(FFA)、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LFC、NFS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FFA、LFC、TNF-α、IL-6是s CD36的影响因素。结论 血浆s CD36与脂肪肝严重程度、肝脏损伤以及脂肪性肝纤维化有关,可能成为T2DM合并NAFLD的血浆标志物,CD36可能通过炎症机制参与T2DM合并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肪组织是一个能分泌多种脂肪因子的内分泌器官,这些脂肪因子在肥胖、胰岛素抵抗(I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内脏脂肪素(visfatin)就是最近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Fukuhara等[1]研究显示visfatin主要在人类和小鼠的内脏脂肪中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分组对比研究自拟中药方剂糖肾清I号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40例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开搏通治疗组(A组)及糖肾清治疗组(B组),在开搏通等基础治疗上 ,B组加用糖肾清I号2个疗程 ,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血脂、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β2-微球蛋白、24h尿白蛋白、24h尿蛋白等指标 ,并做上述结果的均数比较及t检验。[结果]糖肾清及开搏通组 ,均可使早期DN尿微量蛋白及临床期DN尿蛋白下降 (P<0.05) ,但糖肾清组疗效好于开搏通组 (P<0.01)。糖肾清可使早期DN肌酐清除率下降 (P<0.05) ,使临床期DN肌酐清除率上升 (P<0.05) ;使临床期DN随机尿β2 -MG下降 (P<0.05) ;降低早期及临床期DN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P<0.05)。[结论]糖肾清I号合用基础治疗DN疗效好于单纯应用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7.
邸阜生  扬燕 《天津医药》1999,27(4):226-22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营养不良与单核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对1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2便尿症非透析患者及2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研究,测定各组受检者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的前后BUN及尿尿素氮,计算校正蛋白分解率(NPCR)、时间平均尿素氮浓度及KT/V值,同时测定上术 患者单核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肥胖者增多的同时全球性2型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在2型糖尿(T2DM)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其各组分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互为因果,因此,防治代谢综合征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脂肪肝血浆网膜素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2型糖尿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浆网膜素水平,探讨网膜素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50例T2DM合并NAFLD(A组)、50例T2DM不合并NAFLD(B组)、51例糖代谢正常合并NAFLD(C组)和49例糖代谢正常不合并NAFLD(D组)血浆网膜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等临床指标,计算体质指数、腰臀比和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B、C和D组的血浆网膜素水平分别为(17.85±3.68)、(13.89±10.68)、(26.05±7.26)、(22.92±2.71)μg/L,A组和B组均低于C组和D组,A组高于B组,C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网膜素水平与体重、体质指数、腰围、三酰甘油、空腹血糖、FINS、HOMA-IR呈负相关(P< 0.05或<0.01),与HDL-C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HOMA-IR、FINS是影响血浆网膜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糖代谢正常人血浆网膜素水平24.82 μg/L可作为预测NAFLD的风险值.结论 血浆网膜素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并可能在T2DM和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浆visfatin与胰岛素抵抗等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2DM合并NAFLD组(A组)、T2DM不合并NAFLD组(B组)以及正常对照组(NC组)的血浆visfatin水平,同时测定各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肝功能,计算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上述各指标与visfatin的关系.结果:(1)A组和B组的血浆visfatin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5或P<0.01).(2)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组血浆visfatin水平与HOMA-IR、FIns、P2hBG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9、0.344、0.448,P<0.01),B组血浆visfatin水平与HOMA-IR、FIns、FBG、P2hBG、L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04、0.520、0.453、0.362、0.314,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OMA-IR、P2hBG、LDL-C分别是血浆visfatin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浆visfatin水平与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有关,并可能通过这一机制影响T2DM及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