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口服,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心功能各指标。结果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LVESD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高血压患者出院对减少复发再次入院率及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80例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除了给予出院指导,还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复发再次人院率及病死率。结果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年复发率再入院率及降低病死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延续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在合并认知障碍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SCHDCI)群体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SCHDCI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心脏康复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心肺功能情况、生活质量及心绞痛再发作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脂达标率、D-二聚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压、血脂达标率及D-二聚体阳性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心脏康复组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 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injection fraction, LVEF)]、心肺运动耐力[最大耗氧量(maximal volume of oxygen, V...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8例CHF患者按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Ⅱ、Ⅲ级)54例和B组(Ⅳ级)44例。2组均予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低血压负荷、心功能缓解情况及1年生存率。结果A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血压变异性及低血压负荷均低于B组,心功能缓解率及1年生存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HF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118例呼吸困难患者快速检测血浆BNP的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祖红 《首都医药》2009,16(2):32-32
目的评价呼吸困难患者快速检测血浆BNP(B型钠脲肽)对指导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测定118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BNP,部分心衰患者复查BNP,同时每位患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数值与LVEF(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心衰患者BNP数值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快速血浆BNP检测有助于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有助于了解心衰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48例正常者的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Ⅲ级与心功能Ⅳ级之间尿酸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和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酸和hs-CR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88例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的CHF患者的尿酸与hs-CRP呈正相关(r=0.817,P<0.01)。结论CHF患者尿酸和hs-CRP升高,CHF的分级,可能在CHF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尿酸和hs-CRP浓度升高可作为CHF患者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指标和炎症反应激活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难治性终末期心衰45例患者随机分成行强化利尿治疗(强化利尿组)21例,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血滤治疗组)24例,2组患者均使用血管活性药,必要时静滴白蛋白、血浆维持血压于95~100 mmHg。结果:血滤治疗组患者短期疗效明显好于强化利尿组患者,强化利尿组21例中显效4例(19.0%),有效13例(61.9%),无效4例(19.0%);血滤治疗组24例中显效18例(75.0%),有效6例(2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73,P<0.05)。强化利尿组平均重症监护病房时间11.5±8.6天,平均住院时间28.2±14.8天,4周死亡4例,心衰复发11例次,1年死亡6例,心衰复发43例次;血滤治疗组平均重症监护病房时间6.4±3.7天,平均住院时间17.6±10.5天,4周死亡0例,心衰复发4例次,1年死亡8例,心衰复发36例次。强化利尿组患者住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血滤治疗组患者(P<0.05),2种方法对患者的短期预后明显不同(P<0.05),但随访1年2组患者心衰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应尽早行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能明显改善这类患者生存率并相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邱祖红  王为群  范标 《四川医学》2010,31(9):1405-1406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随访,观察定期门诊随访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出院后按医嘱服药,不定期回院随访;随访组为出院后不仅按医嘱服药,还定期门诊随访,出院后最初半个月1次,3个月后1个月1次,根据需要调整医嘱。所有患者在出院后1、6个月,1年填写心理健康水平定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随访组患者SCL-90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前者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患者强迫、焦虑、抑郁、恐惧心理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出院后呈动态改变。结论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可以改善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6例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分析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不同性别以及利尿剂使用等与血清尿酸浓度的关系。结果:不同病因所致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均升高(P<0.01),按心功能分级组比较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心衰纠正后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性别及利尿剂使用与否患者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升高,且与心衰程度相关,心衰纠正后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为测定患者心衰严重程度及评定疗效提供了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并进行有关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新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检测血cTnI,解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cTnI异常升高的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低与cTnI的关系,cTnI升高与颅脑损伤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cTnI预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的统计学意义?结果: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cTnI异常升高率达25.6%(45/176);3例(7.7%)达0.04 ng/mL,其余正常;② cTnI异常升高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心电图异常,超声心动图异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300 ng/L;③住院期间共死亡47例(26.7%),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跳呼吸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④如cTnI>0.4 ng/mL,预测敏感度为36.2%?特异度达97.7%?阳性预测值达85.0%且假阳性情况很少;如cTnI测定值超过1.0 ng/mL,则患者全部预后不良?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血cTnI异常升高者其颅脑损伤程度更重并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可作为损伤严重度分层及死亡预测指标;该型患者cTnI异常可能主要出现于外伤早期阶段,其异常升高的机制不清,可能与其他疾病如蛛网膜出血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