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评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康复10年后的肺功能恢复状况及SARS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03年确诊为SARS的25例康复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分别测定肺总量、残气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VC)、FEV1、FEV1/FVC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并与2003年初始恢复期的肺功能指标进行自身对比.25例中男3例,女22例,年龄31 ~ 69岁,平均(45.8±12.2)岁.选取同期25名健康成人体检者,男6名,女19名,年龄31 ~ 62岁,平均(42.3±11.9)岁,对二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例中单纯弥散障碍2例,单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弥散障碍合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1例,弥散障碍合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肺功能无异常患者10例.10年后和10年前主要的肺功能指标DLCO为(73±12)%和(72±15)%,FEV1/FVC为(83±11)%和(85±7)%,FEV1为(88±7)%和(86±14)%,FVC为(87±21)%和(87±17)%、残气量为(100±17)%和(78±30)%,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ARS患者康复10年后肺通气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肺功能损害以弥散及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天津市海河医院2000年2月至2009年2月间因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232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122例,女110例,年龄21~85岁,中位年龄52岁.患者均于术后24 h开始进行术后观察及持续随访,回访患者复杳X线胸片或胸部CT,并进行电话或问卷回访,最短2个月,最长9年.结果 232例患者共栓塞血管627支,使用弹簧圈741枚,所有患者均即刻止血(232/232,100%),一次栓塞治愈213例(213/232,91.8%),好转19例(19/232,8.2%),术中无死亡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远期不良事件.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安全有效,即刻止血率高,严重并发症及远期不良事件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胸部CT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6月于天津市 海河医院呼吸科与结核科治疗患者126例,包括确诊肺结核28例和非肺结核98例,所有患者T-Spot.TB试验检测阴 性。利用胸部CT平扫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分为0~3级,分别评价各评分等级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结果 确诊患者 与非确诊患者相比,胸部CT显示病变主要位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主要表现为树芽征及小叶核心结节、大结节、 小叶实变等。以评分3级为标准诊断肺结核,敏感度60.7%,特异度89.8%,准确度83.3%,阳性预测值63%,阴性预测 值88.9%;以评分2级为标准诊断肺结核,敏感度100%,特异度78.6%,准确度83.3%,阳性预测值57.1%,阴性预测值 100%;以评分 1 级为标准诊断肺结核,敏感度 100%,特异度 60.2%,准确度 69.0%,阳性预测值 41.8%,阴性预测值 100%。结论 胸部CT检查评分系统可以筛查出T-Spot.TB试验假阴性受试者,有效提高结核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MSCT对肺气肿病人行定量测定,评估不同重建算法对于肺气肿CT定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30例肺气肿病人进行胸部MSCT扫描,原始数据分别经标准算法、肺算法及锐利算法重建,采用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重组、分割并保留双肺部分,测定肺气肿指数(EI)、全肺平均肺衰减值(MLA)、全肺平均肺衰减值的标准差(SDMLA )及全肺容积(TLV),比较各组之间EI、MLA、SDMLA及TLV的差异性.结果 EI的差异在各重建算法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LA的差异标准组与锐利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MLA的差异各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V的差异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气肿CT定量测定中不同原始数据重建算法的选择能够影响EI值、MLA值,而对TLV值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李淼  吴万鹏  崔超  邢志珩  王恺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0):1252-1255
  目的  探讨胸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技术作为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前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60例肺癌患者拟行肺叶切除术,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术前行胸部CT血管成像检查,利用容积再现(VR)技术获得肿瘤与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及肺静脉的融合图像,了解上述血管与肿瘤的关系;对照组:30例行常规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199±55.7)min vs.(231.5±51.2)min(P=0.02),手术出血量(318.33±99.6)mL vs.(431.7±89.5)mL(P < 0.01)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  结论  胸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作为肺叶切除术术前检查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MSCT肺密度定量测量与视觉评分2种方法对不同程度肺气肿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30例研究对象分成轻度肺气肿组(A组)与中、重度肺气肿组(B组).病人行胸部MSCT容积扫描.测量肺气肿指数(EI),计算视觉评分分数(VS),同时记录2种方法所需时间.对A、B 2组不同医师间所得到结果的差异性与相关性进行比较.对A、B 2组的EI与VS的相关性分别进行比较.对肺密度定量测量和视觉评分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医师之间肺密度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好于视觉评分结果的一致性(r=0.99~1.00 vs r=0.35~0.97,P<0.05).视觉评分结果医师之间的一致性B组好于A组(r=0.73~0.97 vs r=0.35~0.77,P<0.05),肺密度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A、B 2组之间差异极小(r=0.99~1.00 vs r=0.98~0.99,P<0.05).B组病人EI与VS的相关性好于A组病人EI与VS的相关性(r=0.725 vs r=0.317,P<0.05).肺密度定量测量平均时间为(7.88±0.80) min,视觉评分平均时间为(4.42±0.40) min,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密度定量测量与视觉评分结果之间具有相关性.肺气肿定量测量与视觉评分相比医师之间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更高.肺气肿视觉评分结果的一致性较差,特别是轻度肺气肿时.对轻度肺气肿病人进行评估与随访时应采用定量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3月15日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135例有完整病历资料的COVID-19患者的人口学、 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根据病情分为轻症(轻型+普通型)组(n=74)和重症(重型+危重型) 组(n=61),比较2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指标改变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35例COVID-19患者中合并 基础疾病70例(51.9%),重症组合并心律失常者较多,发热、乏力、胸闷、厌食的发生率较高(P<0.05)。聚集性感染 为主,共26起,涉及74例(54.8%),通过1次核酸检测确诊112例(83.0%)。135例中发病时有症状者126例(93.3%), 核酸转阴平均14(10,20)d;无症状9例(6.7%),其核酸转阴平均7.0(5.5,13.0)d。外周血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下降 40例(29.6%),C反应蛋白升高65例(48.1%)、白细胞介素6升高57例(42.2%),D-二聚体升高62例(45.9%),纤维蛋 白原升高33例(24.4%),乳酸脱氢酶升高36例(26.7%),肌红蛋白升高9例(6.7%)。胸部CT示127例(94.1%)有异常 表现,病变以胸膜下区分布为主122例(96.1%),其中磨玻璃密度影为主要表现106例(83.5%),重症组双肺受累、且3 个肺叶以上分布、磨玻璃影和实变影更多见(均P<0.05),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可吸收,或遗留少许纤维条索。最终好 转出院133例(98.5%),死亡2例(1.5%)。结论 天津地区COVID-19感染以家族聚集性为主,多数合并基础疾病,淋 巴细胞计数降低较为明显,总体预后良好。早期胸部CT检查可以弥补胸部X线检查的局限性,尽早行胸部CT检查 及多次呼吸道标本的核酸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9.
肺气肿CT 定量评估的方法 主要有密度测定法、像素指数法及容积测定法,其与肺部病理结果 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肺功能测定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肺气肿的诊断及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定量评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需合理控制影响因素,提高定量评估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显示大根髓动脉(AKA)及其起源的扫描方案和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间行胸部MSCTA检查的50例病人资料,采用适当的扫描方案及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多角度显示AKA及其起源,并确定其于主动脉开口的位置。结果 50例病例中39例可见AKA显影,显示率为78%(39/50例),其中32例可见1支显影,7例可见2支同时显影,其显示率为14%(7/50例)。显影的46支AKA中有35支能够连续、清晰地显示其走行和起源,其显示率为76%(35/46支)。其起源血管于主动脉壁开口位于脊柱左侧的有21支(21/35支,60%),位于脊柱右侧的有14支(14/35支,40%),开口对应脊柱水平的范围为T7~L1水平,最常见的为左侧T11水平的肋间动脉。结论采用较高浓度对比剂、较快的注射速率、适当的CT阈值及延迟时间进行扫描,并应用多种重组方式,有利于提高AKA的显示率并对其起源精确定位,这对指导临床手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