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系列动物研究表明,硫酸氨基葡萄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骨关节炎的病情,但其在临床的应用目前还刚刚起步。本文以膝关节OA患者为对象,拟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液MMP-3的动态变化,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对OA病程的影响,以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改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对比分析锁定加压钢板(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采用LCP或PFNA治疗的60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LCP治疗28例(LCP组),PFNA治疗32例(PFNA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等指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3~18(7.8±1.9)个月的随访.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8.3±1.8)cm]、手术时间[(46.4±14.3) min]、下床负重时间[(9.3±3.2)周]明显短于LCP组[(19.2±2.5)cm、(93.7±21.4) min、(16.1±2.4)周],术中出血量[(110.3±40.8)ml]、术后引流量[(52.8±24.7) ml]明显少于LCP组[(397.5±160.5)、(186.9±77.9)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PFNA固定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优于LCP固定方式,在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参麦治疗重症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重症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8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治疗癌症疼痛一般都遵循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口服镇痛药物仍然是目前处理中晚期癌症疼痛的主要方法。复方氨酚羟考酮片为盐酸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成的组方片剂,对于骨关节炎疼痛、术后疼痛、癌症疼痛有明显的镇痛效果^[1]。科洛曲片是由科博肽、盐酸曲马朵和布洛芬按1:150:300配比组成的片剂,  相似文献   
6.
临床治疗癌症疼痛一般都遵循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口服镇痛药物仍然是目前处理中晚期癌症疼痛的主要方法.复方氨酚羟考酮片为盐酸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成的组方片剂,对于骨关节炎疼痛、术后疼痛、癌症疼痛有明显的镇痛效果[1].科洛曲片是由科博肽、盐酸曲马朵和布洛芬按1:150:300配比组成的片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除均给予基础治疗外,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6.67%,高于对照组的4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用于治疗AECOPD,作用显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9.
将重度脑震荡分为昏迷期、初期和中后期辨症治疗72例,经7~23d治疗,症状全部消失,无死亡,随访6个月,无1例有后遗症状。  相似文献   
10.
对肺曲菌病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要 男,46岁。主因反复咳嗽、咯血6a,加重10d入院。缘于2000年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血,到当地医院治疗,拍胸片示左肺上野内带可见一团块状密度增高影,按肺结核诊治,服用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9个月,其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病程中患伴有不规则发热,偶有夜间盗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