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例1患儿,男,4岁,因面黄、厌食2个月就诊。查体:贫血貌,无发热,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心肺(一),肝脾未触及,腹部有包块,腹股沟有数个蚕豆大淋巴结,平时食欲差、偏食。血常规示:白细胞(WBC)5.3×10^9/L,血红蛋白(Hb)70g/L,红细胞(RBC)2.78×10^9/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68.6fl,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血小板(Plt)74×10^9/L,血涂片可见异型淋巴样细胞。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天麻药材中天麻素及8种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BonusRP(4.6 mm×250 mm,5μm)色谱柱,甲醇-(0.04%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6℃,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μL。该方法分离度良好,天麻素、胞嘧啶、胞苷、尿嘧啶、腺嘌呤、尿苷、胸腺嘧啶、鸟苷和腺苷等的质量浓度在2.04~262.00,0.20~24.67,0.18~23.75,0.20~25.83,0.20~26.67,0.16~20.00,0.22~27.71,0.20~24.29,0.24~30.58 mg·L-1内,相关系数r在0.998 9~0.999 9,具有良好的线性。天麻素和8种核苷及碱基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6.4%~99.6%,RSD均小于2.7%(n=6)。测定了7个西藏栽培天麻药材中上述9种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7个天麻样品中天麻素的含量均高于2.0 mg·g-1,均含有较高的腺苷、鸟苷、尿苷和胞嘧啶,而胞苷、尿嘧啶、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含量较低。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天麻药材中天麻素和腺苷等8种核苷及碱基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RP-HPLC同时测定暗紫贝母中10个核苷及碱基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DAD同时测定暗紫贝母药材中5个核苷类活性成分(尿苷、鸟苷、胸苷、腺苷、肌苷)及5个游离的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尿嘧啶、胞嘧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Bonus-R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结果:胞嘧啶、尿苷、鸟苷、胸苷、腺苷、腺嘌呤、肌苷、胸腺嘧啶、鸟嘌呤、尿嘧啶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78~56.80 mg·L-1、1.84~59.00 mg·L-1、1.58~50.60 mg·L-1、1.73~55.30 mg·L-1、1.78~57.10 mg·L-1、1.63~52.10 mg·L-1、1.79~57.20 mg·L-1、1.80~57.70 mg·L-1、1.63~52.30 mg·L-1、1.63~52.3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103.2%,RSD≤2.2%。结论:建立了RP-HPLC-DAD同时测定暗紫贝母药材中10个核苷及碱基类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暗紫贝母药材中鸟苷、尿苷、胸苷、腺苷含量较高;青海久治、大通产暗紫贝母药材中核苷含量均高于四川松潘;青海2个产地比较,大通产暗紫贝母药材中核苷含量又明显高于久治。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长期甘松中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期甘松地上和地下部分22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调查该药材的重金属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b和Cd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Hg和As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Cu,P,S,K,Na,Ca,Mg,Fe,Mn等其他元素含量,等离子体射频发射功率1.20kW,等离子气流量15.0L·min-1,雾化器流量0.75L·min-1,辅助气流量1.50L·min-1,观察高度10mm,一次读数时间3.0s,稳定时间15s。结果:甘松不同部位中Pb,Cd,Hg,As,Cu含量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K,Mg,P,Ca,S,Ba含量较丰富,Al,Fe,Na次之,微量元素Li,Mn,Sr,Ti,V,Zn含量均较低,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出Mo。结论:甘松不同部位中22种无机元素含量与药材生长期、生长环境均有一定联系,为该药材的规范化栽培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Rib-P)及亚型(Rib-P0、 P1和P2)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375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Rib-P、 P0、 P1和P2抗体, 分析抗Rib-P系列抗体在SLE诊断中的意义.结果:(1)抗Rib-P、 P0、 P1和P2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32.8%、 39.4%、 55.1%和37.4%, 特异性分别97.7%、 97.7%、 95.5%和94.9%.SLE患者血清中抗Rib系列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2)抗Rib-P0、 P1、 P2抗体在133例抗Rib-P抗体阴性的SLE中阳性率分别为18.0%、 36.1%和15.8%.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阴性的SLE中有20.3%~44.6%的抗Rib-P系列抗体呈阳性.(3)抗Rib-P0, P1, P2蛋白抗体中阳性组狼疮精神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其中抗Rib-P和P2抗体阳性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抗Rib-P蛋白及亚型抗体均为SLE特异性的自身抗体, 该系列抗体对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诊断有参考意义, 并且与狼疮精神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比较青海省4个地区7个不同产地的11批冬虫夏草中的脂肪酸类成分.方法 采用一步皂化甲酯化法衍生冬虫夏草中的脂肪酸类成分,GC-MS法和对照品对照定性、定量分析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 青海省产的冬虫夏草中主要含有C14~C20的13种脂肪酸,其总量为67.376~148.494 mg·g-1;其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3种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其总含量占13种脂肪酸总量的92.74%~96.23%;同一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3.08 ~7.71;C18和C16的脂肪酸种类最多、含量最高,C18/C16为3.05~8.18;C18脂肪酸中C18∶1/C18∶2为1.10 ~2.91.结论 青海省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样品中13种脂肪酸的组成差异较小,但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迷果芹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正>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gracilis)为伞形科(Umbelllferae)迷果芹属(Sphallerocarpus Bess.)的单种植物,多年生草本,生长在山坡路旁、村庄附近、菜园地以及荒草地上,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以及青海等地的高寒阴湿环境,其中在青海地区广为分布[1]。迷果芹不仅是一种食品,还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