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黄桃红油纱促进肛门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黄桃红油纱外用促进肛门病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病种、年龄、性别分成三黄桃红油纱组(治疗组)和凡士林油纱组(对照组),观察创面修复生长情况,包括愈合天数、创面表皮生长率、肉芽生长、水肿、渗液及创面愈合后瘢痕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愈合天数、创面表皮生长率、肉芽生长、水肿、渗液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黄桃红油纱对肛门病术后患者能明显促进肉芽生长,减轻水肿渗液,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直肠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直肠内脱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PPH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参数和主要症状积分.结果:2组总有效率均为100% (60/60);治疗后2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减少,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增加,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3、6个月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仅治疗后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能明显减轻直肠内脱垂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巩固术后远期疗效,效果优于单用PPH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效果。方法:40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治疗组经抗感染联合三黄桃红双皮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在抗感染的基础上用庆大霉素加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总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71%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感染合三黄桃红双皮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超声刀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山东省立医院肛肠科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57),其中观察组行PPH联合超声刀治疗,对照组行Milligan-Morgan联合超声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第3 d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第3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肛缘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PH联合超声刀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疗效确切,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加快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PPH术加外痔减压性结扎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永超  苏延峰 《山东医药》2008,48(32):104-105
将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手术)的基础上,对残留外痔采用减压性结扎,对照组在PPH手术的基础上,对残留外痔采用外切内扎.发现在术后创面疼痛、出血、水肿评分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肛缘赘皮残留评分无差异.提示PPH术加外痔减压性结扎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方面优于PPH术加外切内扎治疗.  相似文献   
6.
肛裂是指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皮肤全层撕裂,并伴有剧烈的疼痛和血便,肛裂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痔疮,早期的肛裂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陈旧性肛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临床上常建议手术治疗。因肛门直肠部组织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肛裂术后创面多不缝合,为开放性创面,因此术后患者会出现创面愈合较慢的情况以及疼痛、水肿、便秘等并发症。目前,中医药在治疗肛裂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总结中医药运用于肛裂术后的临床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0年以来 ,采用带蒂颞肌骨膜瓣引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1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 8例 ,女性 7例。年龄 8个月至 4 5岁 ,平均 15岁。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伴蛛网膜囊肿 5例 ,侧裂池囊肿 8例 ,脑室穿通性畸形 2例。术前与术后均行头颅CT扫描或MRI检查。术后随访 3个月至 5年。复查 11例 ,4例囊肿腔明显缩小 ,7例完全消失 ,原囊肿腔被复原的脑组织填充 ,颅高压解除 ,征象消失。其中有癫痫征象者 ,术后均得到控制。2 手术方法颞部头皮切口采用拐杖式或马蹄形 ,骨瓣开颅前预先设计处理好带蒂颞肌骨膜瓣成条带状 ,长约 6…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湿热清对湿热型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以协定处方硝矾散外用,观察组给予湿热清,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皮疹形态评分、湿疹皮疹面积评分、肛周渗液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瘙痒评分、皮疹形态评分、湿疹皮疹面积评分、肛周渗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湿热清可明显改善湿热型肛周湿疹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洋地黄类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重要药物 ,但扩张性心肌病 (DCM)所致的心力衰竭患者 ,对洋地黄耐受性比较差 ,易发生洋地黄中毒 ,我们采用小剂量洋地黄治疗DCM并 CHF5 0例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 0例患者依据心脏二维超声及胸片检查确诊。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35~ 72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而不能平卧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腹胀 ,下肢水肿 ,少尿 ,口唇紫绀 ,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肝大 ,下肢凹陷性水肿。其中 ,窦性心动过速 11例 ,心房颤动 39例 ,心功能(NYHA ) ~ 级。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静…  相似文献   
10.
自1992年以来,采用自制头颅CT定位测量器定位锥颅置管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及高血压脑出血。现将头颅CT定位测量器制作和锥颅置管引流术式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00例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82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