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肝病晚期,特别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是门脉高压及肾功能受损的一种综合征,内科治疗效果差,预后很差,病死率极高.肝移植或联合肾移植是唯一挽救的方法[1].我院于 2002年至2005年完成了六例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肝移植手术,对术后围手术期肾功能不全进行积极的诊治,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就肝肾综合征肝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作一同顾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盲一直肠吻合术治疗STC1例、16例,分析17例患者病史、影像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2例治疗效果欠佳,15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大便在3次/周以上。结论:结肠全切除术、结肠次全切除术是结肠运输迟缓性便秘的有效治疗手段,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是治疗STC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B锁可吸收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朋锁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18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用AB锁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可靠,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正确使用AB锁可吸收夹安全、可靠、快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侧输尿管腹壁乳头成形术在高龄膀胱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间5例行膀胱切除术的年龄>70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行膀胱切除术,双侧输尿管共同开口腹壁造瘘并利用腹壁皮瓣成形,留置支架管,平均手术时间55min(45~7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5mL(50~200mL),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0d(8~13d)。结论双侧输尿管共同腹壁造瘘并腹壁皮瓣乳头成形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小了手术创伤,术后应用人工肛门袋护理方便,适合于高龄膀胱癌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比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取近2年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6例,分为近端胃切除术组和全胃切除术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营养状况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体质量较术前下降,血清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营养状况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近端胃切除术组术后胃肠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其全胃切除术组(P<0.05)。结论对于贲门癌患者,全胃切除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直肠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吻合技术的方法 ,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18例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癌中经腹会阴重建消化道吻合方法及观察术后吻合口漏、直肠阴道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118例患者手术成功,消化道重建均一次吻合成功,其中8例行近端结肠造瘘,3个月后二次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吻合口瘘1例,直肠阴道瘘1例,给予补救治疗,吻合口血运不佳3例,术后未见并发症出现;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4/118,3.39%),吻合口狭窄5例(5/118,4.24%),吻合口出血2例(2/118,1.69%),直肠阴道瘘1例(1/118,0.85%)。结论提高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技巧,可减少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五项凝血指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胃癌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凝血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首次诊断为胃癌的868例患者(胃癌组),并以同期住院的腹股沟疝患者21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五项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PLT)计数,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胃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外周血血浆胛[(11.51±1.21)s与(11.27±0.91)s,t=-3.226,P〈0.01]、FBG[(3010.0±470.4)mg/L与(2307.1±651.8)mg/L,t=-4.240,P〈0.01]、PLT计数[(238.57±78.50)×10^9/L与(206.794-61.01)×10^9/L,t=-5.514,P〈0.01]明显增高。(2)两组外周血FB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T、PLT计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各临床分期外周血APTT、TT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胃癌无转移组与有转移组相比,术前外周血PT[(11.41±0.99)s与(11.57±1.32)s,t=-2.095,P〈0.05]延长、FBG含量[(2639.1±748.6)mg/L与(3233.2±591.60)mg/L,t=-2.307,P〈0.05]增加,PLT计数[(224.02±76.94)×10^9/L与(247.32士78.37)×10^9/L,t=-4.299,P〈0.01]显著增加。(4)胃癌患者外周血五项凝血指标与临床分期的相关分析,PT(r=0.071,P〈0.05)、FBG(r=0.271,P〈0.01)、PLT(r=0.166,P〈0.01)呈正相关,TT(r=-0.077,P〈0.05)呈负相关,其中FBG与临床分期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胃癌患者大多数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和出血倾向,尤其以晚期胃癌显著,且随胃癌临床分期的增加,部分凝血指标出现增高趋势;临床上对凝血指标的变化监测可间接预示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2005-07~2006-07我院共收入急性胰腺炎78例,采用多种判断识别重症急性胰腺炎14例,主动早期实施监护治疗,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参照上海瑞金医院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1],男8例,女6例,年龄14~72(35±4)岁。腹痛14例,腹胀13例,发热11例,呕吐13例,呼吸急促4例,弥漫性腹膜炎8例,局限性腹膜炎4例,中毒休克8例,肺部体征5例。1.2辅助检查W BC 18×109/L 13例,血淀粉酶1 024 U 12例,BS>11.2 mm o l/L 11例,BUN>14.3 10例,C a2+<1.88mm o l/L 12例,腹穿淀粉酶>500 U 4例,C反应蛋白(CRP)(+)8例,CT B级以上14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的原因以及相应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98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出现排便异常的原因及治疗情况,并综合评价术后排便功能。结果 98例患者术后均出现排便异常。术后1个月排便次数5~7次/d,其中肛门括约肌功能不良:D级25.51%,E级5.10%。术后3个月排便次数3~5次/d,肛门括约肌功能不良:D级8.16%,患者排便不适,轻微疼痛。术后6个月排便次数1~2次/d,肛门括约肌功能:D级5.10%,患者排便不适,偶有刺痛;术后1年排便次数2~4次/d,基本接近正常,所有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介于A~C级,其中1例患者出现排便刺痛。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多与术中处理相关,且经过后期治疗,排便异常可缓解,同时提高手术技巧可减少低位直肠癌术后排便异常,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例脐尿管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探讨。结果2例脐尿管癌,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43和35岁。肿瘤发生于中下段脐尿管1例,中段脐尿管1例。临床表现以下腹肿块为主,其中1例伴有血尿。术前临床均未获确切诊断。病理组织学上,为移行细胞癌1例,黏液腺癌1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癌细胞癌胚抗原(CEA)和上皮膜抗原(EMA)阳性。结论脐尿管上皮具有多潜能分化能力,可形成多种组织学类型的脐尿管癌。此病罕见,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