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6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碱能神经在正常人胃壁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临床病理状态下胃溃疡神经分布提供参照,更好地为溃疡病的防治提供形态学依据,本文采用Karnovsky-Roots法,观察了4例正常人胃壁胆碱能神经纤维分布特点。结果:胃壁各层均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纤维,但上皮和固有层上部未见AChE阳性纤维;AChE阳性纤维有4种形态:终末纤维、终末前纤维、神经束、神经干,胃壁各层细小动脉壁也存在神经末梢分布,在含非特异胆碱酸酶反应中,可见胃粘膜上皮下固有膜内,存在分支的神经末梢交互联成网状,可能是传入性质,对其功能意义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人胃癌组织中VEGF-C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VEGF-C和Fit-4在胃癌组织及淋巴管的表达,探讨癌细胞淋巴管转移机理。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胃癌早期和进展期癌细胞和淋巴管VEGF-C和Fit-4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期胃癌的癌细胞中均见到VEGF-C和Fit-4阳性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仅见到Fit-4阳性表达;进展期胃癌两种蛋白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都高于早期癌。结论:癌细胞VEGF-C和Fit-4的表达与肿瘤进展呈正相关;淋巴管上Fit-4的表达也与胃癌的进展呈正相关。推测VEGF-C可能通过其受体Fit-4诱导胃癌组织淋巴管发生。  相似文献   
3.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传递法,在44只大白鼠脑,研究了楔外、内核和薄束核到小脑蚓部皮质的投射。结果表明:当HRP注于蚓部皮质Ⅳ—Ⅴ小叶后,在楔外核、楔内核和薄束核均有标记细胞。在楔外核全核内标记细胞较为密集,可见此核主要投射于小脑的该区。在Ⅳ—Ⅴ小叶注射例中,标记细胞亦见于楔内核的嘴侧部,但出现的标记细胞较少;于个别例,薄束核内可见为数甚少的标记细胞。当HRP注入蚓部皮质Ⅵ—Ⅶ小叶后,在后述两核均未见到标记细胞。当HRP注于Ⅷ—Ⅸ小叶后,在楔外核出现一些标记细胞,但这些标记细胞与注射于Ⅳ、Ⅴ小叶相比,数目明显减少;在该组注射例中,于楔内核的腹外侧部可出现一些标记细胞,但数目很少;此区注射后,薄束核内未见标记细胞。由此可见,楔外核对小脑蚓部皮质有较多的投射纤维,楔内核有很少的投射纤维,薄束核只有为数更少的纤维投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在大鼠结肠癌组织及淋巴管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构建大鼠结肠癌动物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CAM-1在结肠癌组织及淋巴管的表达.结果 PECAM-1在正常大鼠结肠组织表达于血管和淋巴管内皮,在肿瘤组织表达于腺体、血管和淋巴管的内皮,其中在肿瘤腺体的表达早期多位于细胞膜上,中晚期则转移至细胞质内,且表达随肿瘤进展而下降.在肿瘤淋巴管内皮的表达随肿瘤进展而下降,在血管内皮表达不变.结论 PECAM-1可能介导大鼠结肠癌早期肿瘤细胞与内皮之间的黏附;PECAM-1在大鼠结肠癌淋巴管的表达降低可能与肿瘤内淋巴管新生及内皮连接开放相关.  相似文献   
5.
shiff反应在淋巴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淋巴管的研究中,一个很大的难题是如何区分淋巴管与血管。目前虽然已有一些方法如5‘-Nase-Alpase双重染色的酶组化法和rv,型胶原蛋白及Laminin免疫组化法能区别,但条件限制较严格,试剂较贵。Shift反应一般用于肾活检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用此法鉴别血管与淋巴管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用高碘酸一无色品红染色法显示胃癌组织及其淋巴管和血管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
胰淋巴管的微细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玲辉  王云祥 《解剖学报》1998,29(2):216-218,I019
为探讨胰小叶内是否存在淋巴管,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半薄、超薄切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兔胰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结果表明,胰的淋巴管仅见于胰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在胰小叶内,包括胰岛内均无淋巴管,只见到丰富的血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部位去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影响,以求证实葛根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2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和葛根素组。2d后取材,以KarnovskyRoots法,显示胆碱能神经纤维,应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结果: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神经生长因子组和葛根素组大鼠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均比模型组明显增高(均P<0.05);葛根素组与神经生长因子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葛根素能够减缓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去胆碱能神经支配,有类似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h2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及其对细胞间连接黏附分子(JAM)在癌组织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前肢皮下接种S180小鼠癌性腹水0.2mL,成瘤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人参皂苷Rh2(20mg&#183;kg^-1)灌服,2mL/只;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6周后取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JAM-1,JAM-2在癌细胞、淋巴管及血管的表达。结果:对照组JAM-1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吸光度(A)549.90,实验组340.55,P〈0.05;JAM-2阳性表达弱。对照组JAM-1和JAM-2阳性表达的血管数密度分别为2.33和1.34,实验组分别为1.09和0.9。对照组JAM-1和JAM-2阳性表达的淋巴管数密度分别为2.23和1.88,实验组分别为0.99和0.79;两组间的差异均为P〈0.05。结论:人参皂苷Rh2通过下调JAM在肿瘤细胞的表达,抑制肿瘤组织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9.
人胃癌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人胃癌组织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形态特征,为进一步探讨胃癌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临床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按癌中心区、周边区和正常区分别取材,石蜡切片,应用高碘酸--无色品红--橙黄G法(PAS法)和半薄切片观察淋巴管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胃癌中心区无淋巴管,胃癌周边区淋巴管扩张、密度及淋巴管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区。结论:癌周边区淋巴管增多且扩张,这增加了癌细胞侵入淋巴道导致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大鼠心肌梗塞后梗塞区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塞区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变化。方法:实验用20只大鼠,以组织化学Karnovsky-Roots法显示胆碱能神经纤维。应用多功能图像分析仪测定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结果:大鼠心肌梗塞后4天,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显著下降;梗塞后14天,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完全消失;梗塞后120天,心肌梗塞区的部分区域出现胆碱能神经纤维,结论:大鼠心肌梗塞后14天,梗塞区发生完全的去胆碱能神经支配,120天后部分区域出现胆碱能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