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随机活组织检查对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影响。方法 :对 2 14例浅表性膀胱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 +多处随机活组织检查 ,活组织检查处包括膀胱左右侧壁、顶部、底部、三角区和异常黏膜。结果 :在 2 14份活组织检查标本中 ,病理检查异常的有 :移行细胞癌 11例 (5 .1% ) ,原位癌 14例 (6 .5 % ) ,鳞状化生 10例 (4 .7% ) ,膀胱炎 5 0例 (2 3.4 % ) ,不典型增生 10例 (4 .6 % )。其中 ,有 6例因膀胱活检而改变治疗方案。结论 :活组织检查有利于对肿瘤分级 ,确认高危患者 ,并为 TU RBt术后选择辅助治疗或膀胱根治切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J管在肾盂成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1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置入双J管作内支架引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 21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患者术后肾积水均有明显恢复,术中置入双J管可有效防止漏尿,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结论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双J管作内支架引流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引流效果好、病人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随机活检对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的影响。方法:从2001年3月到2003年7月对184例浅表性膀胱,行214人次TURBT 多处随机活检,活检处包括膀胱左右侧壁,顶部,底部,三角区和异常黏膜,共获得214份标本。结果:在214份活检标本中,病理检查异常的有:移行细胞癌11例(5.1%),原位癌14例(6.5%),辞状化生10例(4.6%),膀胱炎50例(23.3%),不典型增生10例(4.6%)。其中,有6例因膀胱活检而改变治疗方案。结论:我们认为,活检有利于对肿瘤分级,确认高危患者,并为TUR术后选择辅助治疗或膀胱根治切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向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并对获得的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进行鉴定。方法:在诱导干细胞培养基中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培养,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Oct-4及C-kit蛋白表达水平进行鉴定,用定时定量PCR对Mvh, Fragilis, Stella的mRNA水平进行鉴定。结果:由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获得的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特异性表达Oct-4蛋白、C-kit蛋白以及Mv hmRNA,Fragilis RNA,Stella RNA。结论:由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成功诱导培养出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其向精子细胞的转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转移的必要条件 ,膀胱肿瘤的血管新生与其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本文就抗膀胱肿瘤血管新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症状性上尿路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妊娠并发症状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结果:38例患者平均年龄25岁,31例(81.6%)为初产妇,经产妇7例,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86.8%),左侧16例,右侧19例,双侧3例。主要症状为胁腹痛和镜下血尿。超声检查发现结石23例(60.5%),11例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发现结石10例(90.9%)。所有患者首先采取保守治疗,25例症状缓解,22例自行排出结石。结论:妊娠期尿石症的诊断首选超声检查,MRU是很好的补充。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外科治疗首选输尿管逆行置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条件成熟时也可行输尿管镜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多沙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方法:将76例前列腺增生伴发OAB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加用多沙唑嗪治疗,对照组39例单用非那雄胺治疗,最后将各种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照组最少下降0.8次,最多下降13.6次;治疗组最少下降2.7次,最多下降20.6次;治疗组日均排尿下降次数与对照组日均排尿下降次数间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前列腺增生合并OAB患者加用多沙唑嗪的疗效观察,可以明确多沙唑嗪有明显缓解前列腺增生患者OAB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肾癌表达 Bcl- 2、PCNA的意义及肾癌发生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45例人肾腺癌石蜡切片和 10例正常肾组织切片的 Bcl- 2、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在肾癌中 PCNA、Bcl- 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 (P<0 .0 5 )。相关性分析表明 :PCNA与 Bcl- 2在正常肾组织与肾癌中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肾癌的发生可能与 Bcl- 2、PCNA的高表达相关 ,且二者可作为良恶性肾组织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肾癌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可能与其 Bc1- 2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症状性上尿路结石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症状性上尿路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妊娠并发症状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结果:38例患者平均年龄25岁,31例(81.6%)为初产妇,经产妇7例,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86.8%),左侧16例,右侧19例,双侧3例。主要症状为胁腹痛和镜下血尿。超声检查发现结石23例(60.5%),11例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发现结石10例(90.9%)。所有患者首先采取保守治疗,25例症状缓解,22例自行排出结石。结论:妊娠期尿石症的诊断首选超声检查,MRU是很好的补充。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外科治疗首选输尿管逆行置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条件成熟时也可行输尿管镜治疗。  相似文献   
10.
多沙唑嗪控释片和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多沙唑嗪控释片和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将124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多沙唑嗪控释片组(A组)和坦索罗辛片组(B组),经2周清洗期,2周单盲安慰剂导入期和12周双盲药物治疗期。A组和B组起始剂量分别为4mg/d和0.4mg/d,4周后可分别加量到8mg/d和0.8mg/d。评价指标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最大尿流率(Qmax)变化值,以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IPSS均降低(P<0.01),且A组优于B组(P<0.001),2组Qmax均增加(P<0.001)。A组无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试验,头晕、恶心、体位性低血压等发生率比B组低(P<0.05)。结论:α1受体阻滞剂能有效缓解BPH症状,多沙唑嗪控释片作用全面,有效性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