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某,男,62岁.因咯血、右侧胸闷、腹胀、纳差一周于1991年7月20日入院。近半年来反复咳端,多次就诊均按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感染处理,症状未见改善,食欲减退,不能劳动。检查:一般情况欠佳,心音正常,心律齐,心率68次/分,心尖部可闻及二级收缩期杂音,右中下肺部语颤增强.可闻管状呼吸音,腹部膨隆,腹水征(+),双下肢呈橡皮肿,余未见异常。脚部透视:右肺下野可见一片状模糊阴影,血象:白细胞8.5×10~9/L,中性粒细胞0.28,淋巴细胞0.70,嗜酸粒细胞0.02,血沉48mm/小时。  相似文献   
2.
腹腔灌注热低渗液对胃,大肠癌术后转移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5年10月至1996年4月,作者对114例进展期胃、大肠癌根治术后采用预防性腹腔内热低渗顺铂液灌注治疗57例,并参考书中部病变浸润广泛不能行根治术的6例大肠癌在姑息术后进行灌注治疗,观察其预防腹膜转移、延长生存期的作用。结果显示,治疗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孟庆良  赵存君 《中医杂志》1996,37(3):160-160
笔者于临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手臂麻木中,发现一经验穴,称为“臂灵”,经观察治疗219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19例,均以手臂麻木为主诉。其中男137例,女82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16岁,其中50岁以上131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8年,其中6个月以上90例。219例中从病因分,脑血管病(中枢性)引起者116例,颈椎病引起  相似文献   
4.
应用颈内动脉推注脉络宁药液治疗脑血栓形成750例(治疗组),与静脉滴注法治疗472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愈率两组分别为43.5%和29.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观察就诊时间与疗效关系密切,发病后3个月以内治愈率高。提示:经颈内动脉推注脉络宁治疗脑血栓形成较静脉滴注法疗效显著;病后庆及早采用颈内动脉推注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人不论在社会上或是在医院中均被常人视为一组特殊的群体。病人绝大多数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严重的心理状态不平衡对疾病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研究恶性肿瘤的病程发展过程及各个阶段患者的心态变化规律,给予适当的心理导向,恢复其心理平衡,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  相似文献   
6.
针刺循经起,止两端穴治疗肩周炎1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刺循经起、止两端穴治疗肩周炎154例临床观察454750河南省孟县中医院孟庆良,赵存君,曲恒让,刘科循经起、止两端穴,是指确诊为某一经的疾病后,即在该经的起、止两端的穴位进行针刺的治疗方法,这是国内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临床常采用的经验方法之一。我...  相似文献   
7.
锋勾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19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采用师怀堂教授的新九针之一锋勾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198例,疗效极为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98例,男121例,女77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2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年。其中6个月以内140例,6个月以上58例。对照组126例,其发病年龄,病程及临床体征均与治疗组基本相同。治疗方法治疗组主穴取阿是穴。配穴取环跳、阳陵泉、悬钟、委中、承山。让患者侧卧位,常规消毒所选各穴,取消毒后的锋勾针,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所刺之皮肤,右手迅速将针尖刺入,刺时针尖与皮肤垂直,然后将针柄扭正再与皮肤垂直,进针深度为0.5~1寸,上…  相似文献   
8.
The authors found an experiential point, called 'Biling (臂灵)', in the treatment of arm-numbness due to various causes. 219 cases of patients were thus treated with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as reported in the following.  相似文献   
9.
应用颈内动脉推注脉络宁药液治疗脑血栓形成750例(治疗组),与静脉滴注法治疗472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愈率两组分别为43.5%和29.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观察就诊时间与疗效关系密切,发病后3个月以内治愈率高。提示:经颈内动脉推注脉络宁治疗脑血栓形成较静脉滴注法疗效显著;病后应及早采用颈内动脉推注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自1993年1月~1999年2月,我们利用肝圆韧带对12例不能切除的胃窦癌穿孔进行修补,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51~76岁,平均62-4岁。有胃病史9例,无胃病史3例。手术前均有较典型的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其中3例有休克,X线检查均表现有气腹征。发病距手术时间6~22h。手术活检证实均为胃腺癌。1-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9例,气管插管全麻3例。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进腹,探查腹腔,发现有胃窦癌并穿孔,直径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