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以HBeAg为指标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特点.方法 在确定HBV经手术感染的阈值和HBV传染性定量检测基础上,分析以HBeAg为指标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特点.结果 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 ID/ml.HBsAg阴性手术患者9.0%HBV DNA阳性,传染性0~104 ID/ml.HBeAg阴性、HBeAg阳性、HBsAg阳性者的传染性达感染阈值的比率分别为3.2%、83.9%和19.2%.18.6%HBsAg阳性者的传染性在乙肝疫苗低度反应者的防护范围之内,0.6%患者超过这一防护范围,且超过者均为HBeAg阳性.结论 HBeAg为指标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属零危险性的防护标准.  相似文献   
2.
于1997年8月~1998年6月,对69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进行前列腺按摩液的微生物学检查。并与非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门诊随机选择具有典型CP病史至少3个月的患者69例,无尿道炎、无尿道狭窄,4周内未应用抗生素,24小时内无射精。并根据进行病原学检查时有无症状分为症状组与无症状组。症状组:具有典型CP症状的患者35例,年龄23~51岁,平均33.24岁。无症状组:既往有典型CP病史,复发至少3次以上,经治疗后近1个月内无CP症状患者34例,年龄21~50岁,平均3241岁。对照组:本院住院或门诊非CP患者31例,年龄24~61岁,平均34.62岁。无泌尿感染病史,无尿道炎、尿道狭窄,4周内未应用抗生素,24小时内无射精。二、方法先用洗必泰液消毒尿道外口,排尿后按摩前列腺,采集前列腺按摩液(EPS)于灭菌试管内进行普通细菌、L型细菌培养及CT、UU检测沙眼衣原体(CT)、解脲交原体(UU)。采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方法,检测试剂盒由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检测仪器为美国PE公司提供的PE2400。三、统计分析采用两组间四格表精确概率计算法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的监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合理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医院感染监控方法。方法在阐明接种血量、感染阈值和病毒标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将HBV医院感染分类,选择传染源替代指标,确定医院感染监控方法。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阴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和阴性者的传染性强度分别为73.7%和9.0%,100.0%和67.2%;传染性范围分别在0~109、0~104、102~109和0~106ID/ml;血量与HBV感染阈值呈负相关、与传染性强度呈正相关,10-7ml时只有HBeAg阳性者具有传染性,10-4ml时HBeAg阳性和阴性HBsAg携带者均具有传染性,10-4ml时所有HBV携带者均具有传染性。结论将HBV医院感染分为经大量、小量和微量血液传播3种类型,分别选择HBV DNA、HBsAg和HBeAg作为传染源替代指标,使用相应的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4.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以往认为是皮肤、粘膜上的正常菌群。近年来,随着介入性诊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肿瘤、肾病、糖尿病等复杂的基础疾病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CNS已成为重要的机会致病菌〔1〕,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2,3〕。我院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择手术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源筛查指标。方法以手术中HBV感染阈值、传染源和外科医生易感性为基础,选择HBV传染源筛查指标。结果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前,HBsAg阳性者和HBeAg阳性者中传染源分别为19.2%和83.9%,阴性者为0和3.2%;以HBsAg筛查传染源的灵敏度显著高于HBeAg,而特异度显著低于HBeA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HBsAg阳性者和HBeAg阳性者中传染源分别为0.6%和3.2%,阴性者均为0;HBeAg为指标筛查传染源的灵敏度与HBsAg相同,但特异度显著高于HBsAg。结论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前筛查手术中HBV传染源应以HBsAg为指标,而其后应以HBeAg为指标。  相似文献   
6.
外科医生经手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选择乙型肝炎病毒(HBM)经手术感染外科医生的防护方法.方法 在比较东、西方国家现有HBV经手术传播防护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以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作为手术期间HBV传染源监控指标的特点.结果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eAg阴性者和HBeAg阳性者的HBV浓度分别为(100~104)、(100~106)、(102~109)ID/ml;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ID/ml,经双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6ID/ml;HBsAg阴性者的病毒浓度均达不到手术感染阈值,83.88%HBeAg阳性者的病毒浓度达到手术感染阈值,有80.65%在乙型肝炎疫苗低度反应者的防护范围之内,其余3.23%超过了这种防护能力.结论 以HBeAg作为手术期间HBV传染源监控指标的方法属零危险性防护标准,更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和手术患者HBV医院感染特点是否相同。方法在HBsAg携带者传染性定量测定的基础上,比较医、患双方HBV医院感染在易感性和感染预后、传播方式和入体血量、免疫能力和防护方法方面的差异。结果 15.7%手术患者HBsAg阳性者,HBV浓度在0-109ID/ml,9.0%的HBsAg阴性者HBV DNA阳性,病毒浓度在0-104ID/ml;乙肝疫苗接种前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ID/ml,经双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6ID/ml。乙肝疫苗接种后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8.5ID/ml,经双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9.5ID/ml;使用单层手套时只有0.6%HBsAg阳性者可成为传染源,使用双层手套可使传染性消失。结论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HBV医院感染特点存在很大差异,防护措施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医院感染阈值.方法 在确定HBV携带者的感染剂量、最大传染性和传染所需最小血量的基础上,使用血液系列稀释法测定HBV的医院感染阈值.结果 HBsAg阳性和阴性、HBeAg阳性和阴性者的最大传染性分别是109、104、109、106 ID/ml,传染所需的最小血量分别是10-9、10-4、10-9 、10-6ml;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ID/ml,经双层手套传播的防护阈值为106ID/ml,HBV感染阈值随接种血量的增加而减低,HBV浓度随感染阈值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感染阈值包含了病毒浓度和人体血量两方面的内容,与前者呈正相关,与后者呈负相关,在选择正确的传染源替代指标、制定合理的监控方法 方面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尹海  姜曼岚  赖学俊  杨双旺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52-2553
目的为控制经手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提供防护方法。方法比较以乙肝e抗原(HBeAg)为指标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和西方国家现有HBV经手术传播防护方法的差别。结果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阚值为10^5 ID/ml,经双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6 ID/ml。双层手套只能使病毒数量减少1个对数级。67.74%HBeAg阳性者达到双层手套的感染阈值,最大传染性可达10^3 ID/ml。83.88%HBeAg阳性者的病毒浓度达到单层手套感染阈值,80.65%在乙肝疫苗有效免疫者的防护范围之内,剩余3.23%超过了这种防护能力。结论以HBeAg为指标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和西方国家现有HBV经手术传播的防护方法都属于零危险性防护标准,以前者更具有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择合理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以HBV DNA、HBsAg或HBeAg作为手术中HBV传染源筛查指标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监控方法。结果9.0%HBsAg阴性者HBVDNA阳性,传染性在0-10^4ID/ml;73.7%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传染性在0-10^9ID/ml;HBeAg阳性者是HBsAg阳性者中传染性较强部分。HBV经手术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 ID/ml。3.20%HBeAg阴性和83.88%HBeAg阳性者可成为传染源,80.77%HBsAg阳性者不能成为传染源。医护人员有效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感染阈值为10^8.5 ID/ml,只有3.23%HBeAg阳性者仍能成为传染源。结论HBV DNA监控法、HBsAg监控法和HBeAg监控法均属零危险性的防护标准,以HBeAg监控法更适合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