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80例,术后随访6月~1年,探讨基层医院提高内窥镜手术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莉晖  贾文学  赵颖  余振亚  许秋荣 《河北医药》2008,30(10):1529-1530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症性疾病,其主要原因系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研究证实[1],分泌性中耳炎与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有关,患耳咽鼓管开张压力较正常明显增高,运用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明显降低正常耳以及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开张压力.而氨溴索是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具有刺激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及活化黏膜纤毛上皮的作用.我们尝试在鼓室内注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得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鼻甲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超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其病理过程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并以鼻黏膜血管扩张、分泌亢进为基本特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很多,鼻腔内使用糖皮质类固醇,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我科使用下鼻甲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治疗变应性鼻炎65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症程长,症状顽固,较难治愈。其病因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也可由各种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如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辛辣食物等都可引起本病。局限性炎症多为咽淋巴组织的炎症。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咽炎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择临床胃食管反流病伴有慢性咽炎患者120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给予雷贝拉唑口服8周治疗.结果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 、90.0%、87.5%.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咽炎之间有直接关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混合现实技术将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与真实场景进行有机的结合,模拟真实的手术场景应用于临床教学,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态势感知数据模型,对教学互动和病情演绎提供数据能力支撑。本文就混合现实技术与态势感知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新带教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升教学效率,所以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探索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金喉健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40只大白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应用氨水和松节油直接作用于大白兔咽部黏膜制备慢性咽炎病理模型,予以金喉健进行治疗,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血清白介素-1(IL-1)和^125I-表皮生长因子(^125I-EGF)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模型动物血清IL-1和^125I-EGF水平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喉健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理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9.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鼻内窥镜手术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而治疗效果除了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遵从手术原则以及熟练掌握手术方法和技巧有关外,选择合适的鼻腔填塞材料也至关重要。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我科选用胶原蛋白海绵为术后鼻腔填塞物,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氨溴索作为一种常用的祛痰剂,在口服、静脉滴注及雾化吸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它作用于呼吸道黏膜的机制是痰液稀释,黏稠度降低,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和分泌,从而降低气道阻力,降低黏液的附着力,激活黏液纤毛毯功能,促进黏液纤毛转运,对呼吸道起到保护作用.我科尝试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冲洗鼻腔,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