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1982年10月~1991年5月收治148例囊虫病人,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并比较吡喹酮与阿苯达唑两药之疗效。一、临床资料分析 (一)一般资料 148例病人中,男98例,女50例,男女之比为1.96:1。年龄3~74岁,20~40岁为多,共102例占68.9%。职业以农民为多约占40%,其次为工人、学生及干部。有食“米猪肉”史者15例占10.14%,既往有排节片史者70例占47.3%,曾驱出绦虫者66例占44.6%。病程半月~15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和-137G/C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IFN)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9月23日至2012年8月20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9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另选取18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199例患者均采用普通IFNα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2组人群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 C/A及-137G/C位点的基因型,采用x2检验分析-607C/A和-137G/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以上两个位点的SNP与IFN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之间的关系.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组中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G基因型和-137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x2 =6.612和6.476,P=0.010和0.011),而-137GC基因型分布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x2=5.548,P=0.019).-607位点为AA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IFN治疗后获得SVR率显著高于CA和CC基因型患者(x2 =4.195和5.230,P=0.041和0.022),且-607位点为A等位基因的患者获得SVR率显著高于C等位基因的患者(x2 =5.903,P =0.015).-137位点为GC基因型的患者获得SVR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x2 =5.869,P=0.015),且-137位点为C等位基因的患者获得SVR率显著高于G等位基因患者(x2=3.885,P=0.049).结论 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与HCV的遗传易感性有关.-607AA和-137GC基因型患者容易获得SVR,-607位点A等位基因及-137位点C等位基因有助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IFN抗病毒治疗后获得SVR.  相似文献   
3.
肿瘤坏死因子及磷脂酶A2与实验性急性肝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磷脂酶A_2(PLA_2)在急性肝衰竭(AHF)时的作用及关系。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及内毒素复制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检测其血清中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PLA、活性。结果:AHF组鼠血清中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PLA_2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0.05,P值<0.01),PLA_2活性与TNF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TNF可能激活PLA_2,后者与TNF所致的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流行性乙型脑炎60例的临床治疗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5.
肿瘤坏死因子在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多肽介质。它一方面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另一方面则介导休克、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等病理过程。近年研究发现[1,2]:暴发性肝衰竭病人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增高,尤其是合并感染及内毒素(enaotox-in,ET)血症者更高,并且其含量高低与预后相关,故认为TNF-a与暴发性肝衰竭时肝细胞坏死有关。本文就TNF-α在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作一简要综述。一、TNF-α为ET致肝损害的重要介质:关于ET与肝损害关系的研究已持续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验证HBV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与人胰腺突触角蛋白6 (STX6)在细胞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HBV影响糖、脂代谢机制奠定研究基础.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ACT-STX6,采用哺乳动物双杂交技术验证LHBs与STX6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实验组和各阴性对照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值均存在差异,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LHBs与人胰腺STX6在胰腺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太原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太原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进行探讨 ,为防治SARS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所收治的 6 3例SAR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 3例SARS患者中 ,平均年龄 (35 .1± 14 .4 )岁 ,有明显接触史 36例 ,呈聚集发病 2 2例 ,医务人员感染 3例。平均潜伏期 (6 .2± 3.1)d ,太原市 4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占 73% ,2 0~ 4 0岁年龄段发病者占 5 9.4 %。临床上以发热 (98.4 % )、咳嗽 (80 .95 %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低于正常为主 (88.9% ) ,病后 1周内胸片呈渗出性改变者占 92 .3% ,以双肺、双下肺及右下肺受累最多见 (6 6 .7% ) ,平均住院 (11.6± 5 .9)d时胸片显示炎症开始吸收 ;住院 (2 2 .9± 6 .7)d时炎症基本吸收。 6 3例中 ,重型 14例 (2 2 .2 % ) ,死亡 6例 (9.5 % )。结论 SARS呈明显的聚集发病现象 ,以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方式为主 ,临床以发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于正常、胸片渗出性改变为特点。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及磷脂酶A2在实验性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D-GalN+ET复制急性肝衰竭(AHF)动物模型,检测肝衰竭鼠血清中肿瘤坏死的子(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磷脂酶A2(PLA2)活性,探讨二者在AHF的作用,结果发现,AHF组鼠血清中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PLA2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提示TNF可能激活PLA2后者与TNF所致的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戊型肝炎4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病毒(HEV)经肠道传播感染人,在我国新疆、辽宁、内蒙古等省、市曾报告均有流行〔1〕。近几年来,山西省亦陆续出现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呈散发性。我们就1992年4月~1997年4月5年间太原、忻州、大同、长治、运城等地、市收治的410例戊肝患者作...  相似文献   
10.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