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消化道癌胃镜下腔内局部化疗,是利用特殊注射针经胃镜活检孔插入,直视下把药物直接注入病灶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一些并发症,因此,严格的治疗操作和精心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们在护理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介素Ⅱ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34例贺利民马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南阳市473000)恶性胸水是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之一,预后较差,治疗困难。顺铂对恶性胸水有一定作用,但单用疗效较低。我科自1993~1995年对34例恶性肿瘤并发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32例肺癌组织和25例癌旁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值,观察二者数值变化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与瘤旁组织比较,瘤组织中MVD值及VEGF表达阳性率高(P〈0.05);VEGF表达阳性率及MVD值的升高大致与临床Ⅰ-Ⅳ期的升高呈正相关;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瘤组织中MVD值及VEGF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病理特征因素之间的瘤组织的MVD值与VEGF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CD34和VEGF常常为高表达,二者具有正相关性,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C -erbB - 2、Bcl- 2、MDR - 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 5 0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粘膜组织中C -erbB - 2、Bcl- 2、MDR - 1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食管癌中C -erbB - 2、Bcl- 2、MDR - 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4 0 %、44 0 %、2 8 0 %,均呈高表达 ,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P <0 0 5。结论 C -erbB - 2、Bcl- 2、MDR - 1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C-erbB - 2、Bcl- 2可能是食管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粘多糖病是一组遗传性粘多糖代谢异常疾患。国内报道共计150余例,均为16岁以下的儿童,我们曾遇到成人粘多糖病1例,特报道如下。病例报告男,32岁,住院号:830935。因近年来胸闷,胸部及右上腹部隐痛,气短,乏力,于1983  相似文献   
6.
马磊  贺利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72+75-72,75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例入选患者给予rhIL-11治疗。结果:20例患者治疗周期中,PLT最低值为(65.7±26.3)×109/L,≤75×109/L为(4.1±3.4)d,恢复至〉80×109/L为(3.3±2.8)d。结论:rhIL-11能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幅度及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Alb)在食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中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设立176例食管癌为手术组、化疗组、放疗组、放化疗组。所有患者均在确诊前(就诊时)应用放射免疫微球蛋白(尿放免)检测β2-MG、Alb,在确诊为食管癌术后2周、放疗化疗后2周复查尿液β2-MG、AIb,以及食管癌治疗后复发、转移后尿中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尿中β2-MG及Alb的数值及患者的临床疗效、一般状况(KPS评分)变化,来观察其与食管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转归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复发与未复发者对比β2-MG的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癌组未复发与复发者尿中Alb的变化同β2-MG的变化规律。结论尿β2-MG及Alb检测可以作为食管恶性疾病诊断的指标之一,β2-MG与肿瘤的消长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其中尿中的Alb变化可以作为肿瘤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何杰金氏病骨髓侵犯同时合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尚未见文献报导.现报导一例,它是否为混合性白血病之一种特殊类型,供大家商讨。患者男性,16岁,于1988年1月出现在颈部肿块并逐渐增大.约4×5cm,质硬、光滑、无疼痛,当时无发热及贫血.两月后出现发热,体温达39℃,面色渐苍白,曾抗炎治疗无效。1988年3月自觉在下腹疼痛.并解血便急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右下腹有包块,压痛明显,诊断性穿刺抽出血性脓液.以“阑尾脓肿”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淤为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长春地辛(VDS)与长春新碱(VCR)治疗小儿初发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初发型ALL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VDS组和VCR组,每组30例。给予VDS组常规治疗+长春地辛治疗,给予VCR组常规治疗+长春新碱,所有患儿1次/周,依据患儿自身情况用药3~4次。比较两组患儿的近期疗效、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VDS组完全缓解率为93.33%,VCR组完全缓解率为8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S组的住院费用少于V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S组的血小板减少、贫血以及外周神经毒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期间,VDS组存活率为90.00%,VCR组存活率为93.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S与VCR治疗小儿初发型ALL均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状况,但VDS的住院费用少于VCR,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