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喉罩联合无肌松全麻对老年乳癌根治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乳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肌松全麻组(A组)、喉罩联合无肌松全麻组(B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两组呛咳、躁动等拔管反应以及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术后拔管(拔除喉罩)时间。结果 A组术中各时间点MAP、P、RPP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B组各时间点MAP、P、RPP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各时间点MAP、P、RPP高于B组(P〈0.05);A组呛咳、躁动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高于B组;A组拔管时间长于B组(P〈0.05)。结论在老年乳癌根治术中采用喉罩联合无肌松全麻技术可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术后复苏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无肌松静脉全麻下置入喉罩应用于儿科短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儿科短小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0例.A组在静脉全麻下使用气管导管,B组麻醉诱导后不使用肌松药置入喉罩.分别记录术前(T0)、置入气管导管(喉罩)后1分钟(T1)、切皮时(T2)、拔除气管导管(喉罩)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两组从手术结束到拔管(喉罩)时间,以及苏醒期呛咳、躁动、声嘶等拔管反应.结果 A组T3时间点MAP、P较T0时间点显著增加(P<0.05);A组T3时间点MAP、P较B组增加(P<0.05);A组拔管时间长于B组(P<0.05);A组严重呛咳、躁动例数高于B组(P<0.05).结论 喉罩联合无肌松全麻应用于儿科短小手术安全可靠,相较气管插管全麻更为舒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中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化。方法:取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过程中血标本,测定其电解质及酸碱指标。结果:自体回输血钾离子浓度低于患者自身血钾离子浓度。结论:回收式术中自体输血有可能造成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无肌松全麻联合喉罩置入对小儿眼科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小儿眼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 A组使用肌松药插入气管导管,B组采用无肌松药全麻并置入喉罩。对比手术中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两组拔管期呛咳、躁动等拔管反应,并记录拔管(喉罩)时间、麻醉药总量。结果A组麻醉诱导及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波动高于B组;A组严重呛咳、躁动例数高于B组;A组拔管时间长于B组;A组麻醉药物总量多于B组。结论喉罩联合无肌松全麻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安全可靠,相较气管插管围术期应激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不同禁饮方案对小儿喉罩全麻诱导及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小儿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50例.两组麻醉前均禁固体食物8h,A组麻醉前禁饮6h;B组麻醉前2h口服10%葡萄糖水,两组均采用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全麻.观察2组患儿入室后镇静评分及面罩接受程度评分;对比两组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结果 B组镇静及面罩接受程度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B组MAP高于A组,P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2h口服10%葡萄糖水可降低小儿全麻手术麻醉诱导期躁动,维持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PONV程度.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作用。 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 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 例)与观察组(50 例)。对照组施以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观察组施以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起效时间及术后静止状态下 6 h、12 h、24 h、 48 h 与术后运动状态下 24 h、48 h、72 h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静 止状态下 6 h 与 48 h,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静止状态下 12 h、24 h 及术后运 动状态下 24 h、48 h、72 h,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并且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起效时间明显较 对照组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超声联合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70岁以上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全麻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端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3g为观察组,另一组不用为对照组。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停止输注麻醉药物后5min(T1)、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2)及拔管后2min(T3)的血压、心率。并在术后3d随访记录发生咽痛、声音嘶哑的例数。结果对照组在T1、T2、T3不同时间点心率和血压均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咽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贺伟忠  杨义 《山东医药》2009,49(3):34-34
经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近年来用于临床。近期,我们对腋下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静脉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舒芬太尼加0.9%Nacl溶液配成1.25ug/ml,共100ml,持续静脉注射,设定为2ml/h,自控锁定0.5ml/15min,结果100例患者中,根据评定标准89例达到优,8例满意,3例有效。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研究证实,单纯丙泊酚用于无痛吸宫术可引起幻觉.近年来,我们对146例行无痛吸宫术者分别采用阿托品、东莨菪碱、长托宁预防丙泊酚所致幻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