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颌骨区的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非常罕见。该例发生于下颌骨的胚胎性RMS,患者女,13岁,下颌骨体右侧部见不规则团块状密度影,局部见膨胀性骨质破坏区,镜下肿瘤主要由幼稚的原始间叶样细胞组成,散在分布横纹肌母细胞,局部见软骨样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蛋白、MyoD1和myogenin阳性。骨的RMS常见于软组织RMS累及或转移到骨,骨原发的RMS很少见,应注意与其他小圆细胞肿瘤、骨肉瘤及去分化软骨肉瘤鉴别。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海燕  李可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213-22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16例,对照组12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早期康复治疗,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2、4wk后采用Rivennead运动指数评定患者偏瘫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测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两组治疗前Rivermead和Barthel指数测评差异无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2wk Rivermead和Barthel指数测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4wk Rivermead和Barthel指数测评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恢复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含铂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1(ERCC1)和乳癌易感基因1(BRCA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50例NSCLC病人含铂新辅助化疗前后ERCC1、BRCA1的表达。结果 ERCC1主要在细胞核表达,细胞浆有少量表达;BRCA1在细胞核表达。含铂新辅助化疗前ERCC1、BRCA1阳性表达率为48.00%、64.00%,化疗后为68.00%、80.00%,化疗前后二者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657、-3.083,P<0.01)。ERCC1、BRCA1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41.67%、40.63%,表达阴性者为73.08%、88.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55、11.016,P<0.05、0.01)。结论含铂新辅助化疗可影响NSCLC组织中ERCC1、BRCA1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有些乳腺良性病变在影像学、临床体检甚至是活体组织标本肉眼检查时表现为恶性病变的特征。为避免发生因临床及病理误诊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文就放射状瘢痕、硬化性腺病、脂肪坏死、乳腺结核、肉芽肿性乳腺炎、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炎、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隆乳性病变及特殊结构的纤维腺瘤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髓系肉瘤(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5例M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31 ~55岁,平均年龄41.8岁,男3例,女2例。组织学表现为相对一致的未成熟的髓系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圆形或类圆形,胞质少,弱嗜碱性,核圆形,可见小核仁。肿瘤细胞MPO、lysozyme、CD43、CD34及CD38阳性。结论 MS临床罕见,极易误诊为其他小圆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骨髓及外周血检查对确诊MS 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波  谷海燕  李卓朝 《中国热带医学》2003,3(4):477-477,478
目的 探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口服胺碘酮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 方法 选择 3 2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 ,口服胺碘酮 60 0mg/d·6d后逐渐减至维持剂量达 1年。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激素 (FT4)、促甲状激素 (TSH)水平。 结果 口服胺碘酮后FT3 1个月下降幅度最大。FT4和TSH3个月上升幅度最大。 结论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口服胺碘酮 1年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1~ 3个月最大 ,但多数变化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特异性莫洛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在胃癌组织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分别检测70例胃癌、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1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中Bmi-1和hTERT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在并发肺部感染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在2014年9月-2016年9月这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并发肺部感染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并发肺部感染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