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高血压、心肌梗死、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许多心血管疾病中,心肌细胞肥厚是共有的病理过程,是一种基本的应答反应。长期应激导致的持续性病理性心肌肥大可发展为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心肌肥厚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有关,是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性猝死的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2001年135例冠状动脉旁路进行分析,其中70岁以上(含70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2例,平均年龄72.3岁,占手术总数的31.1%。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与小于70岁病例组相比,术前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21.4%比8.9%),但手术死亡率并无明显提高。结论:大于70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时,可积极选择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rterial flossing with antegrade retrograde intervention,SAFARI)治疗股浅动脉长段硬化性闭塞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经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失败的股浅动脉长段硬化性闭塞疾病16例,经SAFARI开通,采用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内支架(stent)置入。结果全组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0(3~18)个月,一期通畅率为93.75%(15/16),二期通畅率为100%。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25±0.15增加至术后的0.89±0.19(P0.05)。结论 SAFARI是治疗股浅动脉长段硬化性闭塞所致慢性严重肢体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8岁.2010年2~3月反复出现胸闷、气喘伴咳嗽、头晕等症状,并进行性加重.胸、腹部CT示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行胸腔及心包穿刺引流术后症状好转出院.2010年5月患者再次因上述症状入院.超声心动示右心房顶部可疑偏强回声,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少量心包积液;胸部CT及胸部血管CTA重建示右心房充盈缺损影伴心包积液,考虑恶性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5.
心脏异物发病率低。大多为外伤时异物通过胸壁进入心脏所致;医源性心脏异物较前明显增多;也有少数异物经周围静脉流入心脏。心脏外伤残留异物早期,不仅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或心包填塞,而且异物易随血流运动移位致血管破裂或脏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集香猪髂骨骨髓,用密度梯度法和贴壁分离法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MSCs,通过细胞表面标记(CD34、CD44、CD71、Ⅷ因子和desmin)成份鉴定;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GF)+MSCs共培养并检验HGF对MSCs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经左胸冠状动脉回旋支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香猪模型,将40只小型香猪采用随机对照分为5组(n=8),于缺血心肌处分别注射5×106/ml MSCs+4×109pfu 200μl AdHGF(MSCs+AdHGF组)、4×109pfu 200μl AdHGF(AdHGF组)、5×106/ml MSCs 200μl(MSCs组),4×109pfu 200μl AdNull(AdNull组)和生理盐水1 ml(对照组)。治疗4周后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心肌灌注检查及心肌凋亡细胞等检测。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记CD44、CD71阳性,CD34、Ⅷ因子、desmin阴性;增殖细胞抗原(PCNA)蛋白表达显示HGF具有较强刺激MSCs增殖分化作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经治疗后MSCs+AdHGF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检测缺血区新生血管数MSCs+AdHGF组较AdHGF组、MSCs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显示MSCs+AdHGF组左室心肌增厚、灌注明显改善,运动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HE染色血管密度,MSCs+AdHGF组明显高于AdHGF组和MSCs组[(39.4±1.2)个/HPF vs.(36.5±1.4)个/HPF、(34.5±1.7)个/HPF,P<0.05];心肌TUNEL染色法检测,MSCs+AdHGF组、AdHGF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MSCs组(P<0.05)。结论 MSCs+AdHGF联合具有促进慢性缺血心肌新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等作用;MSCs+AdHGF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作用较单纯HGF或MSCs移植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乙状窦骨壁重建术前、术后影像学改变及疗效分析,探讨乙状窦骨壁缺损相关搏动性耳鸣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治疗的搏动性耳鸣(PT)患者1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患侧颞骨高分辨率CT表现,明确相关临床病史,对比术前、术后颞骨CT的影像学改变,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相关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手术治疗17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2.9±9.9)岁,病程平均(1.94±1.93)年,右侧11例(64.71%)。手术治愈11例(64.71%),症状缓解3例(17.65%),治疗无效3例(17.65%)。所有患者缺损骨壁均得到修复,术后与术前相比耳鸣程度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治愈及缓解患者乳突蜂房均存在大幅度的含气程度降低,而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的乳突蜂房含气状态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乙状窦骨壁重建术的疗效可能与术后乳突蜂房的含气状态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胸主动脉瘤破裂误诊为肺癌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41岁.因咳嗽、咳痰2个月,咯血2周入院.缘于入院前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咳嗽、咳痰,色黄,量少,伴左胸背部疼痛,隐痛,呈阵发性,无放射痛,与体位无关,无胸闷,咯血,无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无头痛、晕厥等.患者未引起重视.2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咯血,色鲜红,量约150 ml,当时感头晕,冷汗,无呼吸困难等不适.  相似文献   
9.
正病例资料女,50岁,缘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呈钝痛,无向他处放射,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发热,无胸闷等不适。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患者既往4年前曾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胸部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示:左下肺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楚,大小约4.1×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