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加CD3Q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45例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机分为三组。A组用干扰素α-2b加经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B组单用α-2b;C组为对照组。结果;A组HBeAg和HBV-DNA近期阴转率为73.3%,远期疗效为53.3%;B组分别为46.7%和33.3%。  相似文献   
2.
变形杆菌可致胆道感染,国内尚少有关本菌胆道感染的详细报道。我院1980年1月~1986年12月共收治经胆汁培养证实的变形杆菌胆道感染33例,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分析一、年龄与性别:年龄25~84岁,平均49.8岁,>60岁者10例(30.3%)。男21例,女12例。二、临床类型:变形杆菌胆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拉米夫定治疗组(100 mg/d治疗52周),B组为对照组.治疗后2、4、8、12、24、42周分别测血清乙肝三系、HBV DNA定量、肝功能.结果A组治疗第12周HBV DNA累计转阴率(低于1×102拷贝/μl)和52周的最终转阴率显著高于B组(分别42%、6%和82%,11%,P<0.0001),两组HB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分别为10%、4%及8%、2%,无显著差异.AL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80%和34%,(P<0.05),差异显著.A组副反应发热2%,腹痛2%,肾功能损害加重1%,停药后副反应消失.结论拉米夫定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使转氨酶恢复正常,副反应轻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基因工程干扰素 α-2b 加CD_3A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5例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机分为三组。A组用干扰素α-2b(IntronA,干扰能)加经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B组单用α-2b;C组为对照组。结果:A组HBeAg和HBVDNA近期阴转率为73.3%,远期疗效为53.3%;B组分别为46.7%和33.3%。两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α-2b可有效抑制HBV复制,加用CD3AK可增强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系1993年~1994年6月间本院住院病人,血清胆红素(SB)均高于171μmol/L,诊断符合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标准。其中苦黄治疗组男性9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5.2±11.6岁,对照组60例,男性4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5.4±11.3岁。 1.2 观察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α-干扰素和CD3AK细胞阻断慢性乙型肝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方法 61例CHB分为A、B两组,A组31例用IFN-α3Mu深部皮下注射,第一月每日1次,第2~6月隔日1次;CD3AK每周1次静滴,12次为一疗程;B组30例用辅助对症治疗。治疗后6月检测血清ALT,HBeAg,抗-HBe,HBV DNA,AFP,蛋白电泳,B型超声,CT扫描,连续观察10年。结果 A组ALT复常,HBeAg阴转,抗-HBe阳转,HBV DNA阴转,分别为80.6%,48.3%,45.2%和51.6%;B组分别为67%,10%,6.7%和6.7%;A组肝硬化,HCC发病率分别为3.2%和0%,B组为33%和16.7%。结论 HBV是LC、HCC的主要病因,抗病毒和免疫治疗不仅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而且是阻断CHB演变为LC、HCC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我们采用动态观察HBVDNA定量变化来指导抗病毒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国产靛氰绿排泄试验判断肝脏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岳进  许雪延 《浙江医学》1997,19(3):184-185
靛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试验作为肝功能检查方法,因试剂全凭进口,价格昂贵,国内不易开展。1992年国产ICG试剂研制成功,我们于1994年3~6月用国产ICG试剂检测了100例肝病患者,以观察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00例肝病患者均系我院传染科住院病人。男70例,女30例,年龄14~62岁。其中急性黄疽型病毒性肝炎16例,急性无黄疽型病毒性肝炎8例,慢性迁延型乙型病毒性肝炎14例,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20例,重症肝炎12例,肝炎后肝硬化30例(Child分级A级10例,B级11例,C级9例)。诊断依据1990年5月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会议拟定标准,并以20例  相似文献   
9.
自1989年7月~1993年11月,我院收治肺结核并咽喉部结核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例1,男,50岁。因咽痛、干咳、午后低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咽炎、扁桃体炎,以多种抗生素治疗3个多月无效,症状加重,影响进食,体重减轻,于1989年7月17日入我院。查体:体温37.6℃,咽部充血显著,两侧扁桃体Ⅰ°肿大,伴有5个绿豆大小的溃疡,其表面由灰白色脓性分泌物覆盖,局部取组织送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结核性病变。X线胸片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用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多次免疫健康的供血员,使之产生强的免疫应答,然后分离白细胞,从中提取转移因子(暂称“人抗乙肝特异转移因子”或“乙型肝炎高度特异转移因子”,HSTF)。先后二次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27例慢性乙肝患才HSTF治疗,对照组15例慢性乙肝患才乙肝胎盘肽(PSTF)治疗,结果:HBeAg阴转治疗组为14/27例,对照组为2/15例(P<0.05);HBsAg阴转治疗组为4/27,对照组为0/15例,两次应用HSTF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初步的临床研究表明,HSTF不仅能改善慢乙肝患的临床症状,还能改善患体内的乙肝病毒标记物(HBVM),其疗效高于PSTF,能达到与单独应用干扰能(rIFN α2b)类似的疗效;本疗法疗程短,费用低,未见不良反应,在目前对HBV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的情况下,HSTF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