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摘要:目的:建立气相质谱法测定兰索拉唑中的基因毒性物质二氯亚砜。方法:采用HP-5 MS UI(30 m×0.25 mm,0.25μm)毛细管柱,起始温度为50℃,载气流速为0.8 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10℃。质谱方法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m/z为79和110。结果:二氯亚砜在0.1~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加样回收率为97.4%,RSD为4.8%(n=9),最低检测限为0.1 ng。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兰索拉唑中二氯亚砜杂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改善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心理状况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通过2周的治疗,分析得出两组患者的汉密顿焦虑(HAMA)和汉密顿抑郁(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观察组的下降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的对比,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优良率为70.0%,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改善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而言,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是必要的,可以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快痊愈速度,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持续鞘内吗啡联合布比卡因用于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2例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鞘内吗啡组(A组)与吗啡联合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21例。植入鞘内导管外接电子PCA泵实施持续鞘内镇痛,分别给予A组0.2mg/ml吗啡,B组0.2mg/ml吗啡+0.75mg/ml布比卡因混合液起始按口服吗啡转换剂量持续鞘内泵入+单次冲击量(24h背景量的1/10,锁定时间1h);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2周、1月的静息及运动VSA疼痛评分、吗啡用量、便秘症状评分及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镇痛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下肢麻木、运动阻滞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鞘内镇痛后静息VAS评分及便秘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鞘内镇痛后运动VAS评分低于A组(P<0.05),每日吗啡用量低于A组(P<0.01),WHOQOL-BREF生理领域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下肢麻木及运动阻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鞘内吗啡联合布比卡因用于中重度癌痛效果确切,运动痛及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单纯鞘内吗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医护一体化模式用于运动性肩袖损伤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收治的100例行运动性肩袖损伤手术治疗病人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常规护理的48例病人归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医护一体化模式的52例病人归为观察组。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后10周、15周、20周使用Constant Murley肩关节功能评估法进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包括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记录20周时治疗优良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10周、15周、20周时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低(P0.05),ROM评分及ADL分值高于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20周时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结合医护一体化模式用于运动性肩袖损伤病人围术期中,能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康复训练,更好改善病人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及健康教育评分分别为(13.2±1.0)d、(92.8±2.8)分、(28.3±1.6)分;对照组分别为(19.5±1.5)d、(78.5±2.9)分、(23.4±3.2)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12 h、24 h评分分别为(3.3±0.3)分、(2.7±0.4)分、(1.9±0.3)分;对照组分别为(3.2±0.2)分、(3.1±0.1)分、(2.6±0.4)分;两组术后2 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 h、24 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