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目的:分析甲状腺素联合参桂甲减丸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额叶内胆碱含量及突触蛋白损伤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甲状腺素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甲减模型,第5周开始,甲状腺素组大鼠腹腔注射剂量为6(g/100g的左旋甲状腺素(L-T4),每天1次,联合用药组在甲状腺素组基础上每天灌胃剂量为1ml/100g参桂甲减丸药液,模型组和正常组每天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治疗2周。ELISA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素(ACTH)、皮质酮(CRO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四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4)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碱性羟胺比色法检测额叶中乙酰胆碱含量,免疫组化检测额叶内munc-18表达状况。结果: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SH、TRH、CROT及ACTH含量上升,T3、T4含量下降;和模型组相比,甲状腺素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血清TSH、TRH、CROT及ACTH含量下降,T3、T4含量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乙酰胆碱含量下降;和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大鼠乙酰胆碱含量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Ⅱ、Ⅲ、Ⅳ及Ⅴ层额叶中munc-18的AOD数值下降;和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大鼠Ⅱ、Ⅲ、Ⅳ及Ⅴ层额叶中munc-18的AOD数值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桂甲减丸结合甲状腺激素可恢复甲减大鼠额叶内受损突触蛋白,提升乙酰胆碱含量。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从未用过药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的重要白质及部分灰质区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显像(DTI)的特点。方法选取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9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组相配对的健康者,应用DTI成像技术检测脑额颞交界处、内囊等白质区和颞中回灰质、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等灰质区的各向异性(FA)、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双侧海马体积。结果患者组及对照组组内左右两侧兴趣区FA值及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各感兴趣区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组颞中回灰质(8.655×10-9)、中央前回(7.816×10-9)、中央后回(7.855×10-9)ADC值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428×10-9,6.921×10-9,7.013×10-9;P=0.049,0.009,0.005);两组内及组间双侧海马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者DTI参数之间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多巴胺D5受体基因(DRD5)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扩增技术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多巴胺D5受体基因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分析方法,在154例无亲缘关系之中国云南昆明地区汉族人(精神分裂症患者79例,健康对照者75例)中对DRD5基因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患者与对照之间等位基因分布无明显差异,而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及对照组140bp的等位基因有更高分布频率。[结论]提示在中国云南昆明地区的汉族人中,DRD5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不存在明显关联,但该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不同性别间的疾病易感性。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被称为精神障碍中“普通感冒”。其发病率及患病率逐渐上升,据调查其终生患病率为17.1%,已成为世界各国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1996年WHO一项关于“疾病负担”的研究分析,以因疾病造成“伤残”或“功能缺损”(disability)统计,抑郁症导致的“伤残”仅次于慢性肺部疾病而居第二位,占全部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神经调节素1(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84名正常对照的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两组人群的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并用PANSS量表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两组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01,P<0.05;2=30.201,P<0.05)。按性别分组后比较,结果仍同前。患者组中各基因型组间认知功能比较结果示:①各基因型组间韦氏记忆量表的理解记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G/G与T/T基因型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G与T/T基因型患者比较,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中的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和分类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他也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大脑半球机能不对称的特点.方法:用集中注意法及两种押韵词,对58名健康被试、115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耳优势测试.结果:1.健康组真词测听未见耳优势,而假词测听呈右耳(左半球)优势.2.抑郁症患者真词测听未见耳优势,而假词测听呈增强的右耳(左半球)优势.3.真词测听,共病焦虑障碍组无耳优势,非共病组有增强的右耳(左半球)优势;假词测听,两组均表现为右耳(左半球)优势,非共病组强于共病组.4.HAMD、HAMA、SCL-90评分与真、假词偏侧指数无相关性.结论:1.健康中国人对真词的加工与认知无耳优势,表明健康中国人在加工真词时需要左右两侧半球的协同参与;对假词的加工与认知则表现出右耳(左半球)优势,表明更为纯粹的言语材料的加工以左半球为主.2.抑郁症患者对汉字词的加工与认知,表现出较健康人强的右耳(左半球)优势.3.共病和非共病焦虑障碍者对汉字词的加工与认知,表现出较健康人强的右耳(左半球)优势,而非共病者较共病者右耳(左半球)优势强.4.患者的言语偏侧化指数与症状严重程度无相关性.5.假词为较为理想的分听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基诺族睡眠的一些基本情况、失眠症的发生率和治疗情况.方法:使用自拟的"基诺族睡眠情况调查表",通过入户调查和现场访谈对126名基诺族人进行调查.结果:随年龄增长基诺族人的睡眠时间渐减少.<30岁年龄组有午睡习惯的比例高于30岁以上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34.12%(43人)符合失眠症诊断,失眠原因以各种精神疾病(41.86%)和酒依赖(30.23%)最为常见.失眠患者中, 就诊率为25.58% (11例).结论:基诺族睡眠的基本情况与国内其他人群相比有一些共同之处;失眠发生率较高,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和样本选择的不足,此结果还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人际交往训练降低医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际交往训练降低医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有效模式 ,以培养交往手段 ,促进身心健康 ,提高学习效率。方法 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 2 0 0 0级 8个班 ,41 2名学生中随机抽取 2个班 ,共 1 0 6人为被试对象 ,结合专业学习 ,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贯穿人际交往训练 ,训练前后分别测查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和防御方式问卷 ( DSQ) ,并用 Q分类法检验被试课前和课后自我评价。最后 ,对被试和其余 6个班的学生进行生理测验 ,并对测验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被试在交友信心、乐观豁达、口头表达、积极接纳、说服技巧方面均比训练前有显著和极显著提高 ;且考前心理应激反应明显降低 ,防御方式趋向成熟 ,测验及格率高于其余 6个班。结论 结合专业进行人际交往训练可在近期内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深受大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9.
苯丙胺类兴奋剂(ATS)娱乐性使用情况及其人群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娱乐性ATS使用者的人口学特征 ,使用方式及其他有关问题。方法 :采用病例发现法和易接近对象晤谈法 ,并结合滚雪球的方法 ,以问卷方式收集娱乐性ATS使用者的有关资料。结果 :娱乐性ATS使用者平均年龄 2 3 97± 4 95岁。未婚占 6 4 4 % ,同居占 1 5 3% ,离婚占 8 5%。高中及以上文化者占 84 7%。职业以服务员、个体商人和性工作者居多。摇头丸是最主要的滥用药物。约 90 %的人使用次数少于 50次。口服是最主要的服用途径。平均每次服用剂量约为 2 50mg ,多在周末服用 ( 72 9% )。获得ATS的主要来源是从朋友和熟人处购买 ( 72 9% )。使用ATS的主要目的包括 :提高情绪使自己快乐 ,使自己压抑时感到舒服些 ,帮助放松 ,帮助解除抑制 (情绪、行为、思维 )等。娱乐性ATS使用者合并使用酒精 ,海洛因 ,苯二氮 艹卓 类 ,大麻 ,致幻剂的比例分别为 81 3% ,2 2 0 % ,1 1 9% ,1 0 2 % ,1 7%。 96 %的ATS使用者的主要社交人群中有人使用ATS。 4 5 8%和 33 8%的使用者有临时性伴侣和性交易史。结论 :娱乐性ATS使用者为一特殊人群 ,应针对其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扎来普隆(zaleplon)治疗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失眠患者进行扎来普隆和佐匹克隆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剂量可调整的研究。其中扎来普隆组30例(5—10mg/d),佐匹克隆组30例(7.5—15mg/d),共治疗2周。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扎来普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佐匹克隆组为70.00%。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SD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均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昏、口干、头痛、恶心等。停药后,反弹性失眠较少。结论:扎来普隆与佐匹克隆治疗失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