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以提高该类病人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为19.56%,术区继发硬膜外血肿10.87%。死亡率为32.12%。结论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较高,多见于脑肿胀缓解病例,对术中出现的急性脑膨出和术后病情恶化应考虑到迟发性血肿的可能,早期的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神经外科严重感染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在神经外科重症感染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对神经外科患者合并获得性肺炎78例、颅内感染11例,给予TZP治疗,采用静脉滴入方式, q 8~12 h给药4.5 g, 按照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使用4~18 d, 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颅内感染痊愈率为100%, 获得性肺炎有效率为78.2%, 细菌清除率为83.3%, 不良反应率为8.8%. 结论神经外科严重医院感染仍以阴性杆菌为主, TZP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可作为颅内感染和严重获得性肺炎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神经外科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5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组(55例,行神经外科手术夹闭治疗),术后随访1~4个月,即时进行术后疗效评价,采用中国脑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两项评分进行预后评价.结果 术后即时疗效:介入组显效4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9%,手术组分别为32例、10例、13例、76.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5).术后随访,两组CSS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9.12、8.05,均P<0.05);介入组较手术组降低更明显(t=7.35、5.67,均P<0.05).结论 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同期手术的疗效.方法 14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均采用同期手术治疗,术中先行颅骨缺损修补,然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穿刺点选择在颅骨缺损处.修补额部时穿刺前角,修补颞部时穿刺三角区,缝合腹部切口时应用皮肤缝合线阻断分流管,术后第7天开放分流管.结果 全组患者颅骨塑型满意,无感染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脑积水患者术前表情淡漠、尿失禁或夜尿多等现象,术后均改善或消失;原脑室扩大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同期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源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在诱导兔颅骨再生过程中对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颅骨缺损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损区颅骨膜内源性TGF-β1在rhBMP-2作用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早期实验组颅骨膜聚集的大量间充质细胞即开始表达TGF-β1,且随着间充质细胞的分化表达水平迅速提高,表达高峰出现在术后17,19d,术后7,15,21d实验组和对照组诱导区颅骨膜TGF-β1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诱导颅骨再生过程中,外源性rhBMP-2能诱导并增强内源性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神经管原肠囊肿与隐性脊柱裂等常见特征的关系,揭示隐性脊柱裂等常见特征对脊柱神经管原肠囊肿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例脊柱神经管原肠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病例,表现为隐性脊柱裂12例,以疼痛为最初表现11例,伴发皮肤特征高达15例,隐性脊柱裂的伴随形式包括脊髓分裂畸形(6例)、脂肪瘤(6例)、脊髓牵系综合征(4例)和脊髓空洞症(2例)。结论 脊柱神经管原肠囊肿与隐性脊柱裂等常见特征有很高的伴随发病率,在伴随有隐性脊柱裂等常见特征的患者中应考虑有脊柱神经管原肠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硫酸镁逆转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一次注血法”复制兔SAH模型,治疗组予硫酸镁静脉输入,单纯注血组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前和术后全程观察实验动物的饮食及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利用HE染色及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各组处理后第5天兔基底动脉血管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1)单纯注血组兔摄食量逐渐下降、神经功能障碍逐渐加重;治疗组摄食量稍有下降,神经功能障碍较轻,且逐渐好转。(2)单纯注血组兔基底动脉血管管径显著小于正常组(P<0.01),而经硫酸镁处理后,治疗组血管管径明显大于单纯注血组(P<0.05),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部分管径甚至大于正常组。(3)单纯注血组血管壁增厚、结构紊乱,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消失,内弹力膜皱折、虫蚀样改变,平滑肌细胞变性、核扭曲等。治疗组上述结构改变较轻。结论:硫酸镁能明显逆转SAH后的脑血管痉挛,且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外源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兔结论:硬脑膜再生骨,研究内源性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1)的表达。方法:在诱导区加入rhBMP-2,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硬脑膜内源性BMP-2和TGF-β1不同天数的表达。结果:术后早期聚集的大量间充质细胞即出现表达BMP-2和TGF-β1,且随着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前软骨细胞并不断成熟,两因子的表达水平迅速提高。BMP-2在术后11 d表达最活跃,之后开始下降,而TGF-β1表达高峰出现在术后17 d。结论:外源性rhBMP-2在诱导颅骨再生过程中,能增强内源性BMP-2及TGF-β1在硬脑膜的表达,且BMP-2表达高峰早于TGF-β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垂体腺瘤患者实施导航指引的经蝶入路手术。结果神经导航系统能准确指引手术进行,术中无一例损伤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并发症少。结合术中镜下所见、术后复查影像及随访资料,肿瘤全切率达90.5%,复发率仅4.8%。结论经蝶入路的垂体瘤导航手术能提供实时的三维解剖信息,准确指导手术进行,安全性好,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患者(CVS)血浆、脑脊液中内皮素(ET)、NO的影响。方法对照组45例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另给予雌激素肌注。结果治疗7d后两组脑脊液、血液中ET水平均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7.8%(35/45)(χ2=4.1841,P<0.05)。结论雌激素能有效治疗SAH后CVS,与降低脑脊液及血液中ET水平、提高脑脊液及血液中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