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度药物、毒物中毒致心跳、呼吸停止患者及早施行床边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方法:采用瑞典(GAMBORO)单泵,丽珠HA血液灌流器330ml,血管通路采用内瘘穿刺针,行股静脉穿刺引血,肘静脉穿刺后回血建立体外循环。结果:4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及早行床边血液灌流是抢救重度药物、毒物中毒最关键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加强对桡动脉穿刺引起前臂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其诊治、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护理对策。结果:9例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均治愈,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桡动脉穿刺的一种罕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应提高对此症的认识,若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部分病人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保守治疗无效,要及时切开减压,以免造成致残。良好的护理,过硬的穿刺本领,选择血管状况好的动脉进行穿刺是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突发事件需行紧急血液透析的原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近二十年来血液透析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在我国透析治疗的远期存活率较低 ,究其原因为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使死亡率增加所致。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突发事件需行紧急血液透析的原因 ,以期采取一体化的治疗对策。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收集 2 0  相似文献   
4.
单剂量低分子肝素在血液灌流中抗凝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血液灌流中抗凝效果与几个相关环节的关系。方法在已充分肝素化的灌流器前适时使用低分子肝素。结果使用低分子肝素只要注意灌流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灌流器、透析器内均无残留血,回血彻底干净,治疗中和治疗后无出血或出血加重的现象。结论正确使用低分子肝素实施血液灌流安全、高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粤东地区不同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粤东地区不同人群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情况 ,探讨HCV感染途径。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FQ -PCR)检测不同人群血清中抗 -HCV及HCV -RNA。结果 :抗 -HCV阳性率在一般人群中为 0 89% (5 8/ 6 4 6 8) ;医护人员 2 93% (5 / 171) ;乙型肝炎病人11 5 % (47/ 4 10 ) ;普通孕妇 0 93% (17/ 1836 ) ,其中 12例HCV -RNA阳性 ,所生 12名婴儿 2名阳性 ,母婴传播率 16 7% ;血液透析病人 5 1 4 % (5 4 / 10 5 ) ,其中有输血史的 5 8% (5 1/ 88) ,无输血史的 17 7% (3/ 17) ,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 (χ2 =7.72 ,P <0 .0 1)。结论 :血途径是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及医务人员的被感染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HD)在心肾综合征(CRS)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9月在笔者医院住院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共计30例,按照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程度分为轻、中度和重度、衰竭两组,分别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生化检查、X线胸片、心脏彩超检查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HD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不同程度改善,t分别为3.02(P<0.05),7.09(P<0.01),两组间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别,t=0.099(P>0.05);两组治疗后GFR出现明显增加,t分别为6.301、4.680(P<0.01),尿蛋白排泄明显减少,t分别为5.470,4.165(P<0.01)。结论 HD在CRS治疗过程中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改善肾功能,可作为CRS早期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国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肾病(下称尿酸肾病)的发病率正在升高[1]。近几年来,作者根据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收治原发性痛风32例[2]。其中有持续性尿异常、尿浓缩功能减退、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24例,符合尿酸肾病的诊断。24例中有6例在人院时误诊为其它疾病,分别为乳头状瘤1例,肾动脉硬化并发趾骨骨髓炎1例,急性肾孟肾炎1例,慢性肾炎2例和肾小管性酸中毒互例。误诊率高达25%。为提高对本病的识别能力,特报道如下。[例1]男,63岁。有高血压病史4年,无关节痛。3年前于左鼻翼出现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 (HD)病人庚型、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和危险因子。方法 :应用第二代ELISA方法对 10 5例本院HD病人进行HGV、HCV和HBV检则 ,并与透析时间、输血次数等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 5例HD病人肝炎感染率分别为 :HGV 14.3%、HCV 5 1.4%、HBV 2 2 .9%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其中HCV感染率与透析时间、输血次数相关程度密切 (P <0 .0 0 1) ,且输血次数相对危险性 (OR =2 .735 1)大于透析年度 (OR =2 .0 315 )。结论 :透析环境是HD病人感染HGV、HCV和HBV的危险因子 ,其中HCV感染率随透析年度增加呈增高趋势 ,可能是通过共用透析机和重复透析器传播。输血仍是感染HCV另一重要危险因子 ,且比透析年度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了19例支气管下的纤支镜治疗资料。提示了纤支镜在支扩治疗中的重要性,同时亦说明了纤支镜在支扩治疗中的有吸引脓性、血性分泌物并冲洗,达到有效的引流、止血、阻止感染局长、缓解病情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2—2004年用床边灌流成功抢救5例毒物中毒致呼吸、心跳停止病例。强调对因毒物所致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仍应争分夺秒进行血液灌流治疗,不应放弃灌流治疗时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