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利用离子交联和化学交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NPs),并对NPs分别进行了叶酸(FA)和聚乙二醇(PEG)的修饰。方法 通过红外光谱进行结构验证;用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仪对粒子的微观形态、粒径、电位等进行了表征;通过与Hela细胞摄取实验对其靶向作用进行验证。结果 离子交联和化学交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粒径在200 nm左右并且粒径分布窄,修饰后的NPs(FA-NPs、PEG-NPs及FA+PEG-NPs)粒径不受功能基团修饰的影响。激光共聚焦试验证明FA-NPs及FA+PEG-NPs能显著提高细胞对粒子的摄取,而PEG-NPs则明显降低其对粒子的摄取。结论 FA+PEG-NPs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用于抗癌药物对癌细胞的主动靶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载羟基喜树碱聚乳酸微泡超声辐照下对肝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选择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为体外模型,采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羟基喜树碱聚乳酸微泡对肝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抑制情况,评价载药微泡对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技术观察超声辐照下载药微泡对肝癌细胞摄取药物的影响。结果:羟基喜树碱聚乳酸微泡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且随羟基喜树碱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激光共聚焦荧光照片显示:与未超声的肝癌细胞相比,超声辐照下,肝癌细胞内羟基喜树碱的绿色荧光增强,说明细胞摄取羟基喜树碱的量增加;流式细胞仪数值:细胞内羟基喜树碱荧光值对照组仅37.5,未超声实验组为71.9;超声实验组为91.3。结论:羟基喜树碱聚乳酸微泡对肝癌细胞Bel-7402有毒性作用,且超声辐照对细胞摄取药物有促进作用。其超声辐照下对肿瘤细胞生物学效应的评价可将为其今后的临床超声治疗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双修饰壳聚糖载丝裂霉素C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2组大鼠分别静脉注射4mg·kg^-1丝裂霉素C纳米粒和丝裂霉素C注射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丝裂霉素C的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丝裂霉素C的线性范围20-1000μg·L^-1,最低定量限为20μg·L^-1,提取回收率均〉9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5%。双修饰壳聚糖载丝裂霉素C纳米粒和丝裂霉素C注射剂t1/2分别为(2.64±0.11)h、(0.49±0.049)h;AUC0-∞分别为(2.01±0.11)mg·h·L-1、(0.93±0.075)mg·h^-1·L^-1;Vz分别为(1.52±0.18)L、(0.63±0.065)L;CL分别为(6.95±0.70)mL·min^-1、(15.47±1.89)mL·min^-1,2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一,适用于丝裂霉素C的药动学研究。与丝裂霉素C注射剂相比,双修饰壳聚糖栽丝裂霉素C纳米粒具有缓释和长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