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超滤膜技术分离灵芝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超滤膜技术应用于提纯灵芝多糖的可行性及工艺.方法:采用卷式超滤膜对灵芝多糖进行分离提纯研究.结果:膜截留分子量6 000 D、超滤温度45~50 ℃、超滤压力0.6 MPa、时间45 min,制得灵芝多糖的纯度为73.5%,回收率为69.4%.结论:超滤膜技术分离提纯灵芝多糖工艺简单,效果较好,有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子蒸馏技术分离川芎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分子蒸馏技术分离川芎油的可行性.方法 以超临界CO2萃取所得川芎油为原料进行分子蒸馏.采用GC-MS方法测定川芎原油和分子蒸馏重、轻组分的化学成分,并对成分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川芎原油共鉴定了25种成分,藁本内酯相对含量47.32%;分子蒸馏的重组分鉴定了12种成分,藁本内酯相对含量53.95%;轻组分鉴定了17种成分,藁本内酯相对含量48.94%.结论 分子蒸馏技术可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对超临界CO2法萃取天门冬种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并确定了最优萃取条件及分离条件,采用GC-MS法分析天门冬种籽油的主要成分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 ℃,CO2流量20 kg/h,萃取时间90 min,分离釜Ⅰ压力8 MPa,分离釜Ⅰ温度40℃,分离釜Ⅱ压力6 MPa,分离釜Ⅱ温度40 ℃.用GC-MS法从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天门冬种籽油中鉴定出16种成分,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等.  相似文献   
4.
谢春英  袁雨婕  宁德山  葛发欢 《中药材》2007,30(9):1163-1165
目的:应用超临界CO2技术从芝麻中萃取芝麻油及芝麻素。方法:首次采取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萃取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应用GC法测定芝麻素的含量。结果: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90 m in。芝麻油收率为33.01%,芝麻素收率为0.44%。结论:超临界CO2萃取芝麻油,可有效富集油中芝麻素。  相似文献   
5.
丁香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丁香油的工艺。方法:探讨了萃取釜压力并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分离釜Ⅰ压力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丁香油的较优条件。并将丁香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用GC-MS法对丁香油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萃取釜压力范围为25~30MPa,较优的分离釜Ⅰ压力为14MPa左右,分离釜Ⅱ压力为5MPa,温度55℃左右。超临界CO2法收率为15%,水蒸气蒸馏法收率为4%,GC-MS分别鉴定出11种和8种化学物质,主要由丁香酚、乙酸丁香酯和β-石竹烯组成。结论:超临界CO萃取法用于提取丁香油具有时间短、收率高等优点,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更优越。  相似文献   
6.
超滤膜技术分离杜仲叶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超滤膜技术应用于杜仲叶绿原酸的分离纯化。方法:以绿原酸转移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温度、超滤压力、超滤时间、膜截留分子量对绿原酸转移率的影响。结果:膜截留分子量200000,超滤温度40℃、超滤压力0.36MPa、超滤时间20min、加水量24L时,绿原酸转移率为99.38%。结论:超滤膜技术分离纯化杜仲叶绿原酸效果较好,可应用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简要地介绍了纳滤膜分离技术的概念及原理,通过纳滤技术与传统的真空减压浓缩技术在中药浓缩中的比较,指出纳滤技术的优势,并分析了当前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超临界C02萃取厚朴酚的副产物——厚朴油为原料,研究了分子蒸馏技术分离厚朴油的分离效果。方法:保持刮膜式分子蒸馏仪温度140℃,真空度4Pa,对厚朴油进行蒸馏。采用GC—MS法分析蒸馏产物成分,采用HPLc法对蒸馏产物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定量。结果:分子蒸馏的轻组分鉴定出27种成分,主要是石竹烯氧化物、香木兰烯氧化物等挥发性成分;分子蒸馏的重组分鉴定出7种成分;厚朴油共鉴定出28种成分。其中讲毕澄茄烯、卢人参烯、讲依兰油烯、乒依兰醇、香木兰烯氧化物这5种成分为首次从厚朴中鉴定。结论:分子蒸馏技术可用于分离厚朴油中挥发性成分,对厚朴油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具有蒸馏及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9.
罐组动态逆流提取中药杜仲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有效成分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罐组动态逆流提取与传统单罐提取两种提取工艺提取杜仲叶中的总黄酮和绿原酸.所得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干粉,对干粉进行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罐组动态逆流提取所得干粉量、干粉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是传统单罐提取的1.70倍、1.11倍、1.35倍、1.56倍和2.30倍.结论:罐组动态逆流提取技术能更完全的提取出杜仲叶的有效成分,所得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