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实施效果.方法 将13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CP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CP组65例实施CP,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CP组平均每人住院费用(8803.66±812.02)元,对照组平均(10534.69±1035.4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组平均每人住院天数(9.7±1.3)d,对照组平均为(12.9±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训练在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肺叶切除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行常规深呼吸锻炼、有效咳嗽、排痰训练。实验组在围手术期行常规呼吸训练时,加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测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1S呼气量(FEV1)和动脉血气分析,术后摄胸部X线。结果实验组用力肺活量(FVC)、1S呼气量(FEV1)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O.05),恢复较常规深呼吸锻炼的肺叶切除术患者快。结论在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训练,能更有效地减少低氧血症、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6例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予以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A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药,B组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及心包腔内注药.结果 A组与B组相比,两组间在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退热时间,心包积液消失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能及时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疗效明显,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60岁以上、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为Ⅱ~Ⅳ级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衰试验组和心衰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3个月。另选40例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组,分别在用药前后测定各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心功能超声检查各项参数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前与正常组相比,心衰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血浆BNP,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均增高。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CD4/CD8、心功能参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衰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2)治疗后心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CD3、CD4、CD4/CD8显著增高,心功能参数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血浆BNP和CD8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改善老年心衰患者淋巴细胞比例失衡,进而改善心功能,为老年心衰患者提供了新的辅助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随着世界范围内结核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骨关节结核这一常见继发性肺外结核发病明显增加。其中脊柱结核占骨关节结核的50%,约99%为椎体结核,临床上又以中晚期胸腰椎结核最为多见。通过手术清除硬化壁、空洞、死腔、死骨、脓液、结核肉芽组织及正常松质骨与病变骨之间的亚正常骨质,破坏结核菌赖以生存繁殖的封闭环境,这既利于抗结核药物有效地进入病变处,也利于植骨融合,从而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我院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对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术,经护理人员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卡托普利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卡托普利治疗。另选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心搏指数(CI)变化及血清SOD、MDA、NO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及卡托普利组治疗前血清SOD、NO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MDA高于正常组(均P〈0.05);治疗3周后卡托普利组和对照组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12周后卡托普利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卡托普利组血清NO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NO治疗后轻度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托普利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I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CI显著升高(P〈0.05)。结论卡托普利干预可提高肺心病患者血清SOD、NO含量和CI,降低血清MDA水平;SOD、NO、MDA可能参与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致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卡托普利可能通过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在肺心病中起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予以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A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药,B组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及心包腔内注药。结果A组与B组相比,两组间在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退热时间,心包积液消失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能及时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疗效明显,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临床路径在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实施效果。方法将13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65例实施CP,将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灌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极显著差异。住院费用:实验组平均每人8803.66土812.02元,对照组平均每人10534.69±1035.4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住院天数:实验组平均每人9.74±1.32d,对照组平均每人12.98±2.37d,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结论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对肺心病室上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心病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室上性期前收缩病人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心颗粒组口服稳心颗粒1包(9g),每日3次;普罗帕酮组口服普罗帕酮0.1g,8h1次;稳心颗粒加普罗帕酮组:剂量与前两组相同。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期前收缩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72.5%,普罗帕酮组总有效率75.0%,稳心颗粒加普罗帕酮组总有效率95.0%。稳心颗粒加普罗帕酮组与普罗帕酮组、稳心颗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肺心病室上性收缩的疗效与普罗帕酮相似,但在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普罗帕酮,与普罗帕酮联合用药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压缩雾化吸入对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压缩雾化组与超声雾化组,各60 例,分别采用压缩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比较2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及呼吸道刺激症状.结果 雾化吸入后压缩雾化组患者PaO2、SpO2升高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5);PaCO2降低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5);呼吸道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雾化组(P<0.05).2组患者R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压缩雾化吸入在提高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PaO2、SpO2和降低PaCO2,减少呼吸道刺激症状等方面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提示其为开胸术后患者较理想的雾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