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采用SHEL模式分析ICU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的原因,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采用SHEL模式分析ICU20例医院内获得性压疮病例并制订对策,比较采取控制措施前、后ICU压疮预防的效果。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前ICU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6.25%,SHEL模式分析结果为与人员素质和能力有关(S)占30.0%,与硬件有关(H)占20.0%,与临床环境有关(E)占35.0%,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L)占15.0%;采取控制措施后ICU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2.83%,显著低于采取措施前(P<0.05),SHEL模式分析结果为15.4%与S有关、15.4%与H有关、30.8%与E有关、38.4%与L有关。结论应用SHEL模式分析ICU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对降低ICU医院内获得性压疮的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管理,有效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制订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规范关键护理过程的管理,协调好护理工作与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建立多途径、多视角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结果住院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护理差错缺点发生率下降至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8月在我院足月阴道自然分娩的105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出生后脐部处理采取晚断脐(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脐带残端保留4 cm,断脐后脐部暴露直至干燥自然脱落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在我院足月阴道自然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出生后脐部处理采取常规断脐法,即早断脐(出生后10 s内),脐带残端保留1~2 cm,断脐后脐部采取无菌脐贴覆盖直至自然脱落的方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渗血、脐部外翻、脐疝、脐部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脐部感染、脐部渗血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增加脐部外翻、脐疝的发生率。结论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可有效的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脐部渗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以及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6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ICU患者按入科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危重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使用CAM—ICU量表评估2组患者谵妄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入ICU8h内2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无差异,而观察组患者48h、转出ICU前以及入住ICU期间谵妄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护理并芡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以及肌肉萎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非计划性拔管及跌倒的发生率2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活动干预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是预防发生谵妄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择期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入院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焦虑量表(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量表(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手术前1 d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精神病性、敌对等心理症状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择期开颅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住本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ICU的重症并发肺炎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实施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撤机的天数。结果:经临床观察,治疗组在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撤机的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虽易于发生,但只要护理措施得当、全面,是可以预防或有效控制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脑疾病患者采用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法的效果,以探讨颅脑疾病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最佳的吸痰方式。方法将80例行机械通气的颅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潮气量、气道压力,并通过监护仪记录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痰后,各项呼吸机监测参数及SpO2改善,患者心率、血压与吸痰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吸痰后,呼吸机监测参数及SpO2与吸痰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吸痰前后患者心率、血压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疾病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采用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气道刺激及不良反应,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短时使用过度通气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2例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短时使用过度通气的方法,降低颅内压的效果及护理方法等情况,总结护理策略及观察体会。结果:患者的颅内压均下降,通过全面仔细观察及护理,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使用短时轻度过度通气动态监测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保证治疗效果,并可避免因使用过度通气而发生脑缺血加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推行主动服务模式,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以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广东省卫生厅<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3个文件的内容为指导思想,对10个试点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改革护士工作模式,建立护士管床管患者的整体护理责任制;科室弹性排班,优化护士工作时间;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根据专科特色及患者需求细化服务内容;拓宽护理工作范围,进一步开展护理延伸服务;鼓励各种形式的创优活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采用调查问卷比较活动实施前、6个月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开展创优工作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各模块条目比较, 除病区管理模块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4个模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