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细菌从肠腔通过全身循环到达肠系膜淋巴结的反复细菌易位过程是最后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 ,这是目前肝硬化合并腹水的病人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机理。然而 ,细菌在体循环的大部分过程仍然是未知的。通过细菌DNA的检测和鉴定 ,我们推定在肝硬化合并无菌性腹水 (培养阴性 )的病人血中和 /或腹水中存在细菌。本研究包括了 2 8个连续住院的肝硬化合并腹水病人。使用PCR方法检测细菌DNA ,通过已纯化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来鉴定相应的细菌。有 9例病人血中和腹水中同时检测到细菌DNA ,DNA测序证明有 7例是大肠细菌 ,2例是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用PCR方法检测肝硬化患者腹水中细菌DNA的可行性,了解肝硬化患者发生细菌移位的高危因素。方法在细菌16S rRNA基因保守区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对7种对照菌株、人基因组DNA、HBV-DNA、37份肝硬化患者腹水进行PCR扩增。腹水中细菌DNA阳性者纯化后经核苷酸测序鉴别细菌种类,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运用SPSS11.5软件对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及主要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种对照菌株均得530bpDNA片段,而与人基因组DNA、HBV-DNA无交叉阳性反应,敏感性试验可检测出1pg的细菌DNA。37份腹水中有9份获得530bp DNA片段(24.3%),而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4%(2/3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水中细菌DNA阳性和阴性的两组肝硬化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Child-Pugh积分、腹水总蛋白浓度、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通用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具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可应用于肝硬化患者腹水中细菌DNA的检测及细菌移位的研究。肝功能损害、腹水调理活性低下和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发生细菌移位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袁春  李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307-308,3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3例肝硬化合并结核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43例肝硬化合并结核病的病例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无特异,但5例胸、腹水PCR检测结核杆茵阳性,5例经胸、腹膜活检病理诊断为结核性胸、腹膜炎。经保肝、抗痨等综合治疗,29例肝功能稳定,结核病逐渐好转。结论 肝硬化合并结核病增加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难度,肝脏情况决定了病人的预后,根据患者肝功能储备的估计及抗痨药物的不良反应来确定抗痨方案,多数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武汉某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春  朱长才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386-2388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针刺伤害暴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武汉某医院护理人员基本情况、针刺伤害防护知识及针刺伤害发生情况,统计分析针刺伤害暴露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1年内针刺伤害暴露率为79.1%,针刺伤害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主要见于外科和手术室,其发生率分别为84.4%和100%,是否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的针刺伤害发生率分别为84.2%和6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为职业针刺伤害高发人群;护理人员针刺伤害职业暴露主要与科室类别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有关;强化针刺伤害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针刺伤害防护知识、使用具有安全防护的医疗器具等可有效干预护理人员职业针刺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延长妇科恶性肿瘤患的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26例恶性肿瘤患除手术、化疗外并用了生物治疗。自体瘤苗均于术后第8天皮下(臀部)注射,每次2mL,间隔1wk 1次,3-4次为1疗程,一般患均为1个疗程,只有黑色素瘤患2个疗程,卵巢癌的患按常规进行化疗,腹腔放药化疗的同时腹腔内放入干扰素2000-2400万U。结果 卵巢癌2a生存率I期、Ⅱ期、Ⅲ期为100%,Ⅳ期为66.67%,转移癌术后1.5a仍健在。子宫内膜癌2a生存I期、Ⅱ期为100%,Ⅲ期、Ⅳ期为0。宫颈恶性肿瘤Ⅱa期已存活7a,其余分别2a、3a(黑色素瘤患)。结论 生物治疗可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尤其是各种生物治疗与化疗、放疗并用对晚期肿瘤患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是有一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57岁。因"发热伴全身酸痛、乏力、纳差3 d"于2012-08-26入院。患者于2012-08-23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2℃,伴全身酸痛、乏力、食欲缺乏,当天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正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予以输液治疗(具体用药和剂量不详)。但病情无好转,仍发热,伴恶心、干呕,腹泻3~4次/d。2012-08-26在当地医院复查血白细胞、血小板均下降,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应用人重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recombinated human 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rhGDNF)对酪氨酸硝基化蛋白(nitrotyrosine,Ntyr)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rhGDNF实验组,改良Allen法致脊髓中等程度损伤,伤后1d、3d、7d、14d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Ntyr的表达情况,同时评定下肢运动功能(Tarlov评分和改良Rivlin斜板)。结果伤后1d rhGDNF组Ntyr阳性神经元数量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伤后3d、7d、14d时较同时程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2组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伤后1d无明显差异,伤后3d、7d、14d时rhGDNF治疗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SCI后应用rhGDNF可减少大鼠脊髓Ntyr的表达,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安定预防胸腔穿刺时胸膜反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现察安定预防胸腔穿刺时胸膜反应的效果.方法 218例有胸腔穿刺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分别行胸腔穿刺207人次和205人次,胸腔穿刺按常规操作程序进行,干预组术前15 min常规肌注安定5~10 mg,观察两组患者胸膜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胸膜反应发生率0.97%-5对照组胸膜反应发生率16.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胸腔穿刺前常规肌注安定可有效预防胸膜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袁春 《临床军医杂志》2000,28(4):124-124
患者男 ,34岁。因胸闷、乏力 14d ,于 1999年 5月 8日入院。无低热、盗汗、咳嗽、咯痰、胸痛等症状。既往于1995年查HBsAg阳性 ,1998年 2月患“肝炎、肝硬变”出现中等量腹水 ,经“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 1月余 ,腹水渐消退。体检 :慢性肝病面容 ,可见蜘蛛痣、肝掌 ,气管偏左 ,右侧肋间隙较饱满、呼吸运动度和触觉语颤减弱 ,右中下肺叩诊呈实音。听诊右中下肺呼吸音明显减弱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平坦 ,可见腹壁静脉曲张 ,脐水平线以上血流向上 ,脐水平线以下血流向下 ,肝肋缘下没触及 ,脾肋缘下 4.0cm ,移动性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