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胶型原的含量变化;方法:将204例正常人按不同年龄分成4组进行4项指标的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透明质酸在不同年龄组中均有差异P<0.01,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老年组与其它各组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透明质酸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在老年期增高明显;主要是由机体的各种机能和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和免疫功能的改变而引起.在临床上应考虑年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87例前列腺肿块进行病因分析,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应用血清免疫学及B型超声波对87例前列腺肿块患者进行分类筛选及试验性治疗,动态分析血清PSA变化以明确病因。结果 87例患者中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43例,BPH及BPH合并慢性炎症28例,前列腺癌16例。结论 B—US结合血清PSA动态检测及抗菌试验性治疗基本可以鉴别出前列腺肿块的病因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血清及尿的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最先运用于肾功能检查,被认为是一种比血清肌酐更敏感的内生物质。以后血β2─MG的测定在呼吸、消化道疾病和肿瘤中亦有报告。为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血中β2─MG的变化,我们对76例肝炎患者进行血β2─MG测定,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初步探讨病毒性肝炎病人中血β2─MG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l.1一般资料:本组76例均为住院的病毒性肝炎病人,其中男性58例,女性18例。年龄4-70岁,平均年龄32岁。各型肝炎诊断接1990年全国(上海)肝病会议拟定标准诊断分型,其中甲型肝炎25例,急性乙型…  相似文献   
4.
星座链球菌是米勒链球菌组(Streptococcus milleri group)中的一种,而米勒链球菌组是口腔正常菌群,一般对人不致病,我们于1999年6月首次从甲状腺脓性穿刺液中分离出一株星座链球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感染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离率及其耐药性,以协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美国NCCLS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的初筛试验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在574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有127株ESBLs阳性,其中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检出率分别为30.2%,25.0%,25.0%。研究发现,产ESBLs菌株引起感染多见于尿、伤口和呼吸道标本。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结论: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治疗产ESBLs菌感染时,首选亚胺培南,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6.
抗ENA抗体谱和ANA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ds-DNA)、抗Sm、抗Rib抗体和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Sm、抗Rib抗体;用ELISA法检测ANA.结果:215例SLE患者,抗ds-DNA、抗Sm、抗Rib抗体和ANA的阳性率分别为34.0%、24.2%、20.5%和94.4%,显著高于152例非SLE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者(P〈0.01).结论:两种以上抗体同时阳性可显著提高诊断SLE的特异性,有助于早期SLE的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OD、TNF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状况的改变。方法 :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单克隆抗体法对 3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血清SOD、TNF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SOD、T淋巴细胞CD4/CD8值水平低于正常人组 (p<0 0 1 ) ,而TNF水平则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 ) ,治疗后一周则与正常人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SOD、TNF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对其病情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星座链球菌是米勒链球菌组(Streptococcus milleri group)中的一种,而米勒链球菌组是口腔正常菌群,一般对人不致病,我们于1999年6月首次从甲状腺脓性穿刺液中分离出一株星座链球菌,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0岁,学生,于1999年6月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前区肿大,红热胀痛,吞咽疼痛,伴有畏寒,发热,在当地卫生所诊治10天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来本院就诊。经检查,患者颈前区见一约7×6cm包块,质实,轻压痛,红肿,随吞咽上下移动,无扪及振颤,未闻及血管杂音,气管居中。体温39.5℃,血常规WBC 15.8×109/L,N 0.…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临床感染标本中常见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分离及其耐药性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美国NCCL S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 ,检测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耐药性。结果 :两年中分离的革兰氏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 ,其检出率分别为 5 3.6 %和 33.6 %。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都敏感外 ,对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对苯唑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分离出 2 5 .2 %的肠球菌氨基糖甙类高耐株 (HL AR)和 1.8%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血浆Fib的含量,同时进行动脉血气测定。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Fib含量较缓解期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缓解期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血清CRP、血浆Fib含量均呈负相关(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血清CRP、血浆Fib含量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监测CRP、Fib的含量对于COPD患者的病情、疗效判断、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