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全身性感染的原因及其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1990年1月至2000年5月收治的16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全身性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烧伤早期发生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引起全身性感染占28.9%,创面处理不当引起占37.4%;本组治愈99例,死亡67例,病死率为40.4%。结论:烧伤早期发生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与创面处理不当是全身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即早输液,早切痂植皮,早行胃肠内、外高营养疗法,注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病室的消毒隔离及各种导管护理,对降低全身性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内给氧与鼻导管给氧法在治疗烧伤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烧伤后低氧血症60例,治疗组30例,静脉注射碳酸酰胺过氧化氢;对照组30例,用鼻塞法给氧并以血气分析来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用内给氧是治疗烧伤低氧血症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国佑  蒙诚跃 《医学综述》2007,13(6):434-436
妊娠早期胎儿皮肤创伤后愈合迅速且无瘢痕形成,揭示胎儿无瘢痕愈合机制以提高创面修复愈合质量,对临床上瘢痕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已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妊娠早期胎儿无瘢痕愈合的产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本文主要从胎儿相关环境、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等方面阐明其可能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以面部左侧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2000IU/mL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7和14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0分为无痛,10分为极痛);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瘢痕指数)。结果:1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的比较: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7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15+13.26)%,(59.28&;#177;11.35)%,t=5.7115,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62+2.38),(11.27+2.95)d,t=3.3719,P〈0.01];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4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177;21.32)%,(61.24&;#177;18.29)%,t=3.8026,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7.62&;#177;3.49),(20.86&;#177;3.97)d,t=4.7772,P〈0.01],瘢痕指数低于对照组[(7.32&;#177;1.67),(8.78&;#177;1.95),t=4.2541,P〈0.011;两组患者两种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组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0Sr-90Y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机制及临床疗效,为90Sr-90Y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5-01/2005-12关于90Sr-90Y的文章。检索词“90Sr-90Y,beta-ray,cicatrix,fibroblast”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90Sr-90Y,β射线,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机制,防治方法,β射线防治瘢痕形成的机制及β射线的临床疗效。②对具体事件的回顾调查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67篇,排除40篇重复性研究。27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4篇关于瘢痕形成基础研究和β射线干预瘢痕形成的基础研究,13篇关于β射线的临床疗效的观察。资料综合:β射线可使转化生长因子的作用丧失,干扰成纤维细胞的细胞信号转导,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进而阻止胶原的合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瘢痕内血管的形成。创面愈合后早期3~5d即开始90Sr-90Y放射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瘢痕的形成。结论:应用90Sr-90Y对早期愈合创面进行照射,对减轻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挽救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劳动能力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烧伤创面感染菌4 985株药敏变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身性感染是烧伤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 ,约占烧伤死亡总数的 5 2 %~ 70 % ,烧伤创面则是导致全身性感染的主要途径[1] 。长期监测烧伤创面感染菌群及其药敏率的变迁情况 ,可有助于正确选择敏感抗生素 ,达到减轻感染、降低病死率的目的。我科 12年间共收治烧伤患者2 36 0例 ,作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 10 7例 ,对分离出的 4985株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药敏率的变化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一、对象选择检测对象为我科 1989年 4月~ 2 0 0 1年 3月 ,12年间的住院烧伤患者中 2 10 7例 ,其中男 130 5例 ,女 80 2例 ;年龄 3个月~ 80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CD64与c反应蛋白(CRP)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烧伤住院患者76例,依据烧伤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27例,局部感染组31例,非细菌感染对照组18例,入院后24-48h内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CD64,蛋白分析仪检测CRP,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并进行微生物培养,脓毒症组经常规抗感染治疗7d和14d后复查各指标。结果脓毒症组CD64及CRP均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局部感染组CD64和CRP均高于对照组(P〈0.01),CD64与CRP呈正相关;脓毒症组治疗7d后CD64和CRP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d后CD64和CRP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1)。检测CD64联合CRP、CD64、CRP、WBC、N、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23、0.904、0.756、0.728。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对烧伤脓毒症有良好的早期诊断价值,其表达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中无明显差异,联合检测CD64与CRP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蒙诚跃  黄克杰 《医学文选》2002,21(4):463-464
烧伤残余创面是指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经一次自体皮移植因密度不够或自体皮片坏死所残留的创面 ,也指一个月后仍不能修复的烧伤创面。自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患者 7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中男 5 1例 ,女 1 9例 ,年龄 3~ 70岁。烧伤总面积 2 0 %~ 96% , °面积 5 %~ 40 %。残余创面出现时间为 32~ 5 6天。每例患者残余创面 4~ 2 8处不等 ,每处直径为 0 .5~ 6cm,治疗前残余创面肉芽组织粗老、暗淡无生机 ,表面有较稠的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休克期切痂植皮对控制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发全身性感染的作用。方法 :对 1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在休克期 (伤后 2 d内 )行切痂植皮术 (A组 ) ;随机选择同期住院条件相似的 1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对照组 ,在伤后 4~ 6 d首次行切痂植皮术 (B组 ) ;对比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体温、心率、食欲等变化 ,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含量、痂下细菌数量、血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体温、心率、食欲等方面恢复快于 B组 ;术前及术后 3,7,14 d血浆内毒素含量 A组均低于 B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 (16 .1% )和病死率 (11.1% )均低于 B组 (分别为 4 0 % ,2 6 .7% ) ,各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率 A组均低于 B组。结论 :休克期切痂植皮能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全身性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蒙诚跃 《广西医学》2002,24(7):1078-1079
例 1 男 ,36岁 ,农民 ,病历号 :34412 7。因车祸致左下腹、左大腿、会阴部左侧损伤、皮肤缺损并创面感染 6天入院。查体 :神清 ,生命征正常 ,心、肺、腹各脏器无异常。左下腹壁 ,左腹股沟区、左大腿、会阴左侧见皮肤缺损 ,左下腹壁深筋膜外露 ,左大腿部分股四头肌坏死呈灰黑色 ,创面有较多脓性分泌物。肛门指诊发现肛管左侧裂伤 2cm ,与会阴伤口相连。血常规 :WBC 19 2 8× 10 9 L ,NEUT 6 8 5 % ,LYMPH 17 9% ,RBC 4 7× 10 12 L ,HGB 177G L。入院第二天在全麻下行左下腹、左大腿、会阴部清创术 ,去除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