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 5 0 0 5 0 0mg ,每 12h 1次 ,静脉滴注 ,疗程 3d~ 7d ,观察其细菌培养结果及疗效。结果 :致病菌阴转率为 87 9% ,治疗有效率为81 6 % ,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强 ,对下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IFAT、ELISA、HI平行检测了出血热患者血清161份的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57.9~95.1%;ELISA、HI和IFAT分别于2、4病日出现阳性;ELISA、IFAT分别于60、90病日阴转,HI94病日仍阳性;HI的阳性率(95.1%)高于IFAT(IgM57.9%、IgG88.4%)及ELISA(IgM75.6%、IgG65.9%),其发热期阳性率亦高于其他两法;ELISA-IgM、IgG的阳性率及ELISA-IgM、HI抗体的滴度随病情加重而增加。因此,ELISA(主要是ELISA-IgM)和HI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度,阳性出现早,HI在三法中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患者的出血可见于本病病程各期,某些病例可因大出血引起死亡。出血发生机理非常复杂,原因很多,其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及功能障碍,是一定时间内引起出血的重要原因。本文总结了38例出血热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及输血小板疗法的效果,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