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20篇
肿瘤学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类癌     
发病率:胃类癌较罕见,仅占全部类癌的1%,而占胃肠道类癌的2—3%。自1923年Askanazy首先在死检中发现胃类癌后,至1977年文献上约有101例报道。类癌主要发生在胃肠道,其兰尾及回肠是最常见的部位。胃肠道以外的部位如胆囊、胰腺、卵巢及支气管等亦偶有报道。Davis等收集文献上的3718例类癌,其发生的部位如下:食道贲门交界处1例,胃93例,十二指肠135例,空回肠1032例,美克氏憩室42例,兰尾1686例,结肠91例,直肠952例,卵巢34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3年12月~1984年5月的2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23~63岁。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者14例,占66.6%。横部3例,升部2例,球部2例(手术证实为继发性憩室)。本组多发性憩室3例(1例降部、升部各有1憩室,2例降部多发性憩室,分别有2及3个,两例中1例合并空肠近端多发性憩室)。本组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胃下垂、十二指肠结核、乏特氏壶腹癌者各1例。十二指肠憩室临床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多由其并发症引起。本组常见症状有:上腹或右上腹无规律性的绞痛、  相似文献   
3.
结肠损伤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肠损伤的主要危害是粪便污染而引起的粪性腹膜炎,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早期手术。凡是怀疑结肠损伤时,应及时剖腹探查,根据伤情采取不同的术式加以处理。近年来,结肠损伤的术式可归纳为下列几种: 一、一期缝合修补术有人1945年提出,对战时结肠损伤选择性地进行一期缝合修补。近年来对平时结肠损伤的处理上也广泛采用此术式。有人指出此术式适用于一半以上的结肠损伤,其优点是手术简单,迅速,可减少并发证,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对病人心理创伤小,术后护理简单,不需再手术等。茂木正寿等指  相似文献   
4.
我院外科对1988年7月至1989年2月手术治疗的73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细菌学研究,包括需氧与厌氧的细菌培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试验,旨在了解国人腹膜炎的细菌学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脂肪肉瘤较少见,术前诊断困难,疗效不满意。我院曾收治3例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均行手术切除,报道如下:例1 男,62岁,一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腹部有一肿块,于1972年11月1日入院。检查左侧腹部可触及一肿块约20×15×18cm,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在腰部饱满。X钡灌肠,乙状结肠上段明显受压移位。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59年3月~1981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肠恶性淋巴瘤40例,结合文献讨论于后。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7~66岁,以30~50岁多见。病程短者半个月,长者达3年,大部分病程在1年左右。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伴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者20例,其中5例并发肠套叠;2例并发肠出血;肿瘤穿孔所致急性弥慢性腹膜炎者3例;入院检查时可触及肿块者29例;X线造影24例,其中9例确诊为肠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成年人肠梗阻544例临床分析张林林,王凤安,张鹏飞,张民英,张玉印,马维,张金文,路文彦,蒋贻康附属二院外科(050000)关键词肠梗阻;病因学;外科手术;预防1974年1月~1990年7月我科共收治成年人肠梗阻544例,本文对肠梗阻的病因分类,治疗...  相似文献   
8.
Smoothmuscletumorsofgastrointestinaltract:astudyofDNAcontentandrasP21oncogeneexpresionandprognosticsignificanceCaiJianhui蔡建辉,...  相似文献   
9.
在胃癌根治手术过程中,由于需要清除多组淋巴结及实施"网膜囊外剥离",组织创面大,造成术中、术后失血量较多,对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有较大影响.随着止血技术的完善和高频电刀的使用,因手术失血较前有较大程度的减少.为进一步减少手术失血量,促进创面愈合,使患者尽快康复,我科在胃癌根治手术过程中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FG),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0.
肛癌约占大肠癌2%,我院自1967年4月——1978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肛癌24例,其中15例曾被延误诊断,现将其延误诊断的可能因素加以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7例。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者64岁。病史短者1个月,长者达3年,以一年左右就诊者最多。最常见的症状为便血或粘液便。胸膝位检查癌肿限局于肛门上方者11例,下方3例,左侧3例,右侧2例,病变环绕肛管一周的有3例,2例记录不祥。本组属肛管癌者18例,肛门癌者6例。肛癌与其它肛门良性病变伴存的有4例,其中伴有息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