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CRT )对cT 3 期低位直肠癌及其各亚分期预后的影响,进一步评估是否所有T 3 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均应行CRT 。方法:对2008年1 月至2012年1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223 例cT 3 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北美放射协会(RSNA)影像学分期标准回顾性进行亚分期,即根据高分辨率MRI 测量下肿瘤浸润直肠系膜的深度(depth of mesorectal invasion,DMI)分为mrT3a 期(DMI<5 mm),mrT3b 期(DMI 为5~10mm)和mrT3c 期(DMI>10mm),并根据是否行CRT 分为新辅助放化疗组(CRT 组,115 例)和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组(nCRT组,108 例),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各亚分期(mrT3a、mrT3b、mrT3c)之间预后的差异。结果:对于整体mrT3 期,CRT 组和nCRT组的3 年无病生存率(78.2% vs . 71.9% ,P =0.608)和局部复发率(4.4% vs . 8.5% ,P = 0.120)无统计学差异。对于mrT3 各亚分期,CRT 组和nCRT组预后分别为:mrT3a:3 年无病生存率82.4% vs . 81.8%(P = 0.837)、局部复发率5.8% vs . 5.9%(P = 0.658);mrT3b:3 年无病生存率84.4% vs . 42.4%(P = 0.032)、局部复发率0 vs . 18.2%(P = 0.014);mrT3b、mrT3c:3 年无病生存率72.8% vs . 42.4%(P = 0.060)、局部复发率2.4% vs . 18.2%(P = 0.021)。 单因素分析提示DMI 和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CRM)是mrT3 期直肠癌患者3 年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Cox 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CRM是独立影响因素(OR= 2.249,CI :1.067~4.742,P = 0.033)。 结论:CRT 能改善mrT3b、mrT3c 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但可能无法改善mrT3a 且CRM阴性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对这部分患者可直接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GIS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48例伊马替尼耐药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舒尼替尼用药方案:18例患者采用50mg/d服药4周,停药2周(50mg/d4/2组);30例患者采用37.5mg/d连续口服(37.5mg/dCDD组)。结果48例患者舒尼替尼中位治疗时间为56周.按Choi标准于治疗后24周进行近期疗效评估.获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21例,疾病进展14例,客观有效率为27.1%(13/48),疾病控制率为70.8%(34/48)。4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89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LUS)为48周,中位总体生存期(OS)为92周。分组分析显示:既往伊马替尼剂量为400mg/d者,其PFS和Os均优于既往伊马替尼剂量大于400mg/d者(中位PFS:53比35周,P=0.018;中位OS:157比71周,P=0.003);外显子11突变者0s劣于外显子9突变者(中位0s:71比157周,P=O.008)。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手足综合征(25例,52.1%)、恶心(24例,50.0%)、疲乏(23例,47.9%)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1例,43.7%)。按舒尼替尼给药方案分组分析,50mg/d4/2组腹泻及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较37.5mg/dCDD组更为严重(P=0.027,P=0.048)。结论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GIST疗效较好。在伊马替尼400mg/d耐药后应直接换用舒尼替尼而不要加大伊马替尼用药剂量。外显子9突变者舒尼替尼的治疗效果优于外显子11突变者。舒尼替尼37.5mg/d连续口服的用药方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女性多见。由于病理类型不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差异很大,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绝大多数在1年内死亡,而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性腺癌)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手术切除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57例CD117阳性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中15例行肝转移灶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5例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中,同时性肝转移3例,异时性肝转移12例。其中肝转移灶行解剖型切除5例,不规则切除10例。无手术死亡发生。肝切除术后1年、2年、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3%、53.3%、26.7%。中位无病生存期27个月。术后再次复发转移率86.7%,其中残余肝转移12例,肝外转移1例。结论局限的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经选择行转移灶切除是安全的,并可获得较长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ACCl在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直肠腺癌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上皮组织中MACC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直肠腺癌浸润程度、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直肠腺癌组织中MACCl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P〈0.01),MACCl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俨〈0.05)。生存分析显示,MACCl阳性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7.2%,MACCl阴性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CCl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直肠腺癌的病理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为直肠癌侵袭转移的研究和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荧光成像技术可提高结直肠癌手术中淋巴结切除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已被用于引导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本视频介绍1例ICG荧光成像技术引导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左盆侧方与左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扫码观看手术视频)。  相似文献   
7.
疲劳性骨折CT与MRI表现(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疲劳性骨折在临床较少见,以往诊断多依靠常规X线平片检查,关于其CT与MRI表现目前报告尚较少,本文报道2例疲劳性骨折的CT与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临床资料 病例1,女,35岁。以左小腿疼痛四个月入院。查体:左小腿外前方中段软组织稍肿胀,皮肤色泽无改变,压痛明显。X线平片:左胫骨中上段外缘局部骨膜增生,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无明显肿胀(图1)。CT:左胫骨中段外侧缘骨皮质不规则破坏伴骨膜增生,骨髓腔内脂肪影密度增高,周围软组织轻度肿胀(图2)。MRI:胫骨中上段T_1见骨髓腔广泛信号减低,边界不清,局部骨皮质增厚(图3);T_2WI显示胫骨周围软组织呈带状信号增高。 本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胫骨上段疲劳性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左半结直肠癌合并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PDM)的解剖形态与分型, 并探究应用腹腔镜根治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数据库中实施腹腔镜根治手术的995例左半结肠和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中24例(2.4%)合并PDM者回顾影像学资料和手术录像, 观察降结肠及系膜分布形态, 评估腹腔镜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和并发症。根据解剖学形态特点, 将PDM分型如下:0型为PDM合并中肠旋转不良或升结肠系膜旋转不良;1型为横结肠与降结肠移行处系膜未固定;2型为PDM降结肠在肠系膜下动脉水平附近明显内移, 其中不越过腹主动脉者为2A型, 越过腹主动脉者为2B型;3型为降乙交界结肠系膜未固定, 在肠系膜下动脉水平以下明显内移。结果 24例术中诊断左半结直肠癌合并PDM患者中, 仅有9例(37.5%)术前影像被部分外科医师阅片时发现并诊断。全组患者男性22例, 女性2例;年龄为(63±9)岁。24例PDM分型如下:0型占4.2%(1/24);1型占8.3%(2/24);2A型和2B型分别占37.5%(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尤其是增强CT在诊断闭合性肝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共32例闭合性肝损伤,其中手术修补26例,另6例采取保守治疗。27例行肝部CT平扫和增强,5例只行平扫。结果:平扫28例见肝实质内不规则的低密度区,肝周及脾周等部位的液性低密度影是腹腔内积血的重要CT征象。平扫有4例漏诊,增强扫描后损伤部位和程度均清晰显示。结论:肝损伤行平扫加增强CT检查能清晰显示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以CD105和CD34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在早期直肠癌新生血管中表达的差异,探讨CD105-微血管密度(MVD)作为Ⅰ-Ⅱ期直肠癌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应用抗CD105、CD34抗体对380例Ⅰ-Ⅱ期直肠癌组织微血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多因素回归分析CD105-MVD、CD34-MVD与早期直肠癌肝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CD105在直肠癌新生微血管中特异性表达,在正常组织的血管无表达,而CD34在肿瘤及正常组织的大小血管中均广泛表达,两者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CD105-MVD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组织类型、肝转移率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CD105-MVD是影响全组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CD105-MVD高表达时患者死亡的危险度是低表达患者的3.032倍(95%CI=1.481-6.804).而CD34-MVD与直肠癌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D105是一种较CD34更有特异性的肿瘤性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105抗体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可作为预测早期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